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4730字。
  联系语境,在表意连贯的基础上补写句子
  江苏省大丰市第三中学 曹金春
  技巧指导
  在一篇文章中补写句子,既能考查对文章的整体把握能力,又能考查语言的驾驭能力,所以在近几年的中考现代文阅读题中,常常出现。然而从考试反馈过来的信息看,很多同学在这类题上失分。其原因归结起来有下列几点:一是对上下文的理解不到位,所补写的句子与上下文不连贯;二是对文段的概括不全面、不准确,所补句子不能与文段相对应;三是语言形式欠佳,要么是没有按照上句或下句修辞与结构去写,要么语句不通顺、不简明。
  下面就考试中常见的补写句子题型给同学们作些简要分析。
  (一)补写总起句
  总起句,往往是放在段首的中心句,是对本段内容的概括。例如2007年辽宁省中考语文卷第28题:根据上下文的语言特点,在文章第⑧段的横线上补写最恰当的一句是(  )
  A.城市人口密集使城市有了无尽的财富创造力。
  B.城市人口密集使城市交通堵塞。
  C.城市人口密集使城市有了巨大的社会效益。
  D.城市人口密集使城市在科技上有了显著的进步。
  该文(《城市给了我们什么》)第⑦、⑧段是这样的:
  ⑦ “生态环境恶化使很多城市患上了“肺气肿”。1984年,臭名昭著的“洛杉矾烟雾”杀死了一只正准备参加第23届奥运会开幕式的秃鹰。
  ⑧                  。10年前,北京人对曼谷上下班高峰时汽车的时均行速只有10~20公里感到不可思议。10年后的今天,北京的司机相互联系时使用频率最高的话是:“哥们儿,堵在哪儿了?” 
  补写这样的段首总起句不难,只要归纳一下本段的段意,语句通顺则可。像这题,第⑧段的主要内容是说人口密集造成交通堵塞,依照第⑦段的首句句式就不难得出答案是B。
  (二)补写过渡句
  所谓过渡,实则是一种形象的说法,就像一只小船一样,把行人从此岸渡到彼岸去,也即把两岸连结了起来。一篇文章中的过渡句也是起这样的作用:通过一两个句子,把上下文连贯起来,就是我们常说的承上启下。
  如 2006年内蒙古包头市中考语文卷第20题:请把第⑸段空缺处的过渡句补写完整。该文(《宇宙万物的共相——“蝴蝶效应”》)第[5]段是这样的:
  “⑸线性,指量与量之间按比例、成直线的关系,在空间和时间上代表规则和光滑的运动;而非线性则指不按比例、不成直线的关系,代表不规则的运动和突变。如问:两只眼睛的视敏度是一只眼睛的几倍?很容易想到的是两倍,可实际是6~10倍!这就是非线性:1+1不等于2。激光的生成                     。当外加电压较小时,激光器犹如普通电灯,光向四面八方散射;而当外加电压达到某一定值时,会突然出现一种全新现象:受激原子好像听到“向右看齐”的命令,发射出相位和方向都一致的单色光,就是激光。” 
  补写这样的句子,首先要对上下文的文意进行概括,然后再根据概括组织一个简明通顺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mutualitydown}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