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题,约10020字。上海市卢湾区2008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试卷
学校 班级 学号 姓名 成绩
阅 读(8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5题。(20分)
《神曲》与但丁精神
①人类历史上每个重要的时代,往往都是以一个或若干个重要人物作为标志。在欧洲文明发展史上,十三世纪下半叶到十四世纪初出现的意大利最伟大的诗人但丁就是这样一位具有重要文化意义的人物。他处在欧洲历史重大转折时代的前夜,不仅对自己已的国度和时代所面临的一系列重要问题作了深刻思考,对以往人类的文明中(当时由于地理和交通的限制,但丁的文化眼光主要限于欧洲)作了清算,而且对个人的崇高价值及其在未来社会中的理想模式作出高度的肯定、提出完美的构想。
②个人灵魂的商贵性以及人类道德的尊严性,这是但丁通过他的主要作晶《神曲》而揭示出来的一个基本主题。他把自已对于人的崇高价值所持的严肃、深刻的观念揉于雄丽、奇崛的文学想像力之中,构筑了地狱、炼狱和天堂这三种境界,由理性和神性为导引(维吉尔和贝雅特丽齐分别象征这两者),以“上天人地求之遍”的苦苦追索精神,游历了这三种境界,遍览了古往今来人们在自己复杂的人生道路上走的弯路、陷人的迷途、犯下的过错和铸成的罪恶,指出人是怎样伤害了他人、贬损了自已,揭示出人的心灵和意志上的种种弱点,从而寻求着人的价值和尊严,探索着通往人的崇高美德和自我完善的艰难道路。但丁之所以历尽艰难险阻,从阴森可怖、怪兽出没的地狱,愁惨凄冷、忧郁沉重的炼狱,到风光明丽、充满喜悦的天堂,追求的正是自己作为人所应当具有的那种个性人格和灵魂的高贵以及道德的尊严。在这一人生的追求中体现出一位有着高度人格意识和强烈社会责任感的思想家所具有的深刻的忏悔意识、批判精神和进取意志这种精神特质在欧洲文学中通过但丁的笔第一次以如此宏伟的史诗般的文学体裁表现出米,我们可以称之为但丁精神。 、
③但丁精神,其基本特征就是深刻、崇高、锲而不舍的自我批判、自我忏悔、自我完善的自觉意识以及对全民族、全人类道德进步和文明发展的思虑和关切在人类物质进步的发展历程中,离不开精神进步这一承要层面;而个人、民族和人类在精神文明的发展历程中,离不开这种自觉的批判精神、忏悔意识和进取意志这就是为什么人类每前进一步总要有一批思想家最先挺身而出,清算社会历史的和精神观念的陈腐垃圾的基本原因。事实上,这种但丁精神自欧洲文艺复兴开始就一直伴随着人类走向历史的进步。法国的卢梭,德国的歌德,俄国的陀思妥耶夫斯基、托尔斯泰等人都是在继承但丁精神遗产的基础上出现的富于非凡创造力和深刻自省意识的思想家、作家。只要人不返回到兽的地步,只要人类的天良不泯灭,只要人类向前发展,那么但丁精神必定伴随人类的进步而青春长在。
④但丁很重视个人的意志和选择,换句话说,个人必须为自已的行为(即使是由于被外界力量所胁迫而违反自己的意志去做事)负责。贝雅特丽齐指出,暴力的实施不能摧毁绝对意志的内在自由.这种自由不应当因高压而受到影响:“假使一个人虽不承认那强力.但既忍受那强力,便不能以那强力为辩护而获得原谅;因为,假使他能坚持到底,他的意志便不可毁灭,……假使他屈服一些或多些,便是向那强力让步……”这个思想对于那些将自己的过错轻松地推给外界因素和他人身上的不负责任的做法,该是怎样一种针砭!但丁的这种思想,实际上是对个人尊严的珍惜和维护,是个人对于社会生活采取的一种积极参与的态度,对个人、对社会的负责精神浸透了《神曲》的字里行问,对自己不负责任、对社会不问是非的人生态度在这里被视为一种“罪”而受到谴责和审判。
⑤《神曲》是欧洲中世纪晚期出现的一部体大思精的人类历史——道德批判方面的巨著,它记录了人类自身深刻反思的痛苦心灵历程。贯穿地狱——炼狱——天堂这三境界之旅程的,是人类的一种痛切、深邃的忏悔意识和反省精神,是人类对自我完善的崇高境界的热烈向往和追求。但丁在游历地狱和炼狱时,看到人类犯下的那么多罪孽、那么多过失,流了那么多的血,付出了那么惨重的代价(特别是人格的、道德的代价),他愤慨,他惊恐。他惶惑,他默默沉思……他从九层地狱的那种道德构架看到人类历史车轮下面留下的斑斑血迹,看到人类心灵深处的黑暗角落。他不是向那些抽象的历史力量宣战,而是向有血有肉的活生生的人挑战,把批判的锋芒指向人类自己,指向自己的灵魂。但丁通过《神曲》给我们留下的最强烈的心灵震动,不仅仅是人类犯下的那些惊心动魄、令人发指的罪行.而是人对于这些罪行所做的自我批判。是那种感人至深的忏悔意识和反省精神。我们正是从这种痛彻骨髓的忏悔意识中看到了人类的希望和未来。培根曾说,“历史使人明智”。但是,只有对于那些具有极强的理性和深刻反省精神的人来说,历史才会真正起到使人明智的作用。我们从历史的种种悲剧和滩滩血迹中最应当领悟的教训是什么呢不使历史的悲剧重演,最可靠的东西又是什么呢这是我们当代人一直在思索的问题。
⑥但丁通过他的《神曲》做出了自己对于历史的思考和批判,提出了自已的答案。我们从对《神曲》的细读和对但丁精神的揭示中,也许会发现新的思想起点和哲学基石。
1.(3分)但丁在《神曲》中构筑的三种境界“地狱”、“炼狱”和“天堂”分别象征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分)划线句中的“这个思想”指的是_________。“针砭’’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
3.(6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两项是………… …………….( )( )
A.文中作者对《神曲》的基本主题和“但丁精神”作了简洁的概括,其中第③自然段强
调了但丁精神对人类精神发展的重大意义。
B.《神曲》体现了但丁的人生追求,被誉为是人类灵魂上下求索的伟大史诗。
C.但丁通过《神曲》对那种对自己不负责任、对社会不问是非的人生态度进行了谴责和
审判。
D.第⑤自然段中引用培根的话是为了进一步肯定历史所起到的使人明智的作用。
E.文章最后提出的问题表现了作者面对但丁所感到的强烈的心灵震撼。
F.作者在对但丁精神的揭示中,做出了自己对于历史的思考和批判,提出了自己的答案。
4.(3分)什么是“但丁精神”“但丁精神”对于人类精神发展的意义是什么?
5.(4分)文章开头说“ 类历史上每个重要的时代,往往都是以一个或若干个重要人物作为
标志”,请以现代文明发展史上中国的一位重要作家为例,说说他所具有的重要文化意义。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6~13题。(20分)
感受月光
二十多年前,我住在北京郊区一间简陋的平房里。房的墙皮已经斑驳脱落,像一张长满老人斑的沧桑的脸。冬大的夜晚,四壁透风,寒冷的墙上结了一层冰霜。
现在想起来,这间破房子仍然让我怀念的原因有两条:一是它的外面紧连着农村的田野,有时种着稻子,有时栽满荷花,夏天的时候,满眼青翠,荷花映日鲜红,一朵朵竞相怒放;秋天时候,稻子金黄,荷花败了,菱藕收了,满田塘里留得残荷听雨声;都是城里看不到的好景色。二是在这里我能听得到一些好听的音乐。其实,听得不多,因为那时找不到。二十多年前,虽是“文化大革命”的后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