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有20道题,约9300个字,附优秀作文。
  2007-2008学年第二学期马鞍中学
  九年级语文摸底测试2008、3、15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120分,其中书写分3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案一律用钢笔或圆珠笔(蓝色或黑色)写在试卷上的指定位置。
  一、积累及运用(24分)
  1、用课文原句填空。(10分)
  (1)小大之狱,,。(《左传•曹刿论战》)
  (2)入则无法家拂士,,国恒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3)蒹葭苍苍,,所谓伊人,。(《诗经•蒹葭》)
  (4),甲光向日金鳞开。(李贺《雁门太守行》)
  (5)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君子好逑。(《诗经》)
  (6),曾益其所不能。(《孟子二章》)
  (7),再而衰,三而竭。(《左传•曹刿论战》)
  (8)成语“居安思危”和孟子说的“,”都告诫人们要有忧患意识。
  (9)面对生死抉择,文天祥诗中“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境界与孟子《鱼我所欲也》中“,”的论说一脉相承。
  (10)唐诗宋词中有很多表达爱国之情报国之志的名句,如宋词中的“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身前生后名”,请你从唐诗中再写出一句。
  2、在“一方水土一方人”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晓鸣同学收集、整理资料时,出现了两个错别字,又有三个字的读音拿不准,请你帮他解决这个问题。(5分)
  (1)南京一面临江,三面环山,东面和南面宁镇山脉蜿蜓而来,气势磅薄,因此“地拥金陵势,城回江水流”“白下有山皆绕郭”等诗句,都是对南京地形的高度概括。我们的祖先就在这山环水绕的环境下生息繁衍(),建成一座城垣()雄伟、经济文化繁荣的名城。南京的土地,哺()育了我们。
  其中两个错别字应分别是“、”应改为“、”,“、”应改为“、”。
  (2)古都南京,历史名城。南朝旧事、明代遗韵、民国风雨、都在这座古城留下了深深的印痕,浸染出浓浓的意蕴。玄武湖舒展,鸡鸣寺空灵,秦淮河的桨声灯影,夫子庙的热闹繁华,无不让人流连忘返。不少地名还可组成比较工整又非常有趣的对子。例如:
  石头城对燕子矾朝天宫对阅江楼凤凰台对麒麟门
  请从“无想寺””状元楼”“白马湖”三个地名中,选出最恰当的分别填在下面的横线上。
  答:乌龙潭对莫愁湖对总统府对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思考题。(6分)
  ①文学是人类感情的最丰富最生动的表达、是人类历史的最形象的诠释。一个民族的文
  学,是这个民族的历史。②一个时代的优秀文学作品,是这个时代的缩影,是这个时代人们发自肺腑的心声,是这个时代千姿百态的社会风俗画与人文风景线,是这个时代精神与情感的结晶。③她记录历史,也憧憬未来。④步入她那神圣的殿堂,你可以随着梁山英雄去伸张正义;你可以与鲁滨逊一道游历大人国小人国想象世界;你可以
  ……⑤大量阅读文学佳作,不仅能拓宽我们的知识,还可以丰富我们的情感,提高我们的文学素养。
  (1)这段文字第①句中有一个标点运用不恰当,应将改为。(1分)
  (2)第②句与第⑤句中均有语病,请在下面横线上修改。(2分)
  第②句
  第⑤句
  (3)第④句中有一项表述与《语文课程标准》推荐某部文学名著的有关内容不相符,应将
  修改为。(1分)
  (4)结合你读过的名著,在第④句中的横线上再写一句。(2分)
  二、阅读理解(43分)
  (一)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4-8题。(15分)
  【古诗阅读】
  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凄凄,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4.这首诗中反复出现了“蒹葭”“白露”两个形象,是为了营造出一种
  的氛围。(1分)
  5.第2、3章是对第1章的反复咏叹,作用是什么?。(2分)

  [古文阅读]
  二、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6--9题。(12分)
  (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乙)景公好弋,使烛雏主鸟而亡之。景公怒而欲杀之。晏子曰:“烛雏有罪,请数之,以其罪乃杀之。”景公曰:“可。”
  于是乃召烛雏,数之景公前,曰:“汝为吾君主鸟而亡之,是一罪也;使吾君以鸟之故杀人,是二罪也;使诸侯闻之,以吾君重鸟而轻士,是三罪也。”数烛雏罪已毕,请杀之。景公曰:“止。”勿杀而谢之。(刘向《说苑正谏》)
  注释:弋:本指用带着绳子的箭来射鸟,这里指捕鸟。烛雏:人名。亡:逃逸。
  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
  (1)臣诚知不如徐公美()(2)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3)时时而间进()(4)勿杀而谢之()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