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4670字。
项链([法]莫泊桑)
● 教学目标:
1、 能力目标:
把握人物形象,学习分析人物性格的方法。
分析作品的艺术特色,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2、 情感目标:
引导学生对于人生价值和人性的思考。
● 教学重点和难点:
1、 对玛蒂尔徳人物形象的分析。
2、 对小说结构特点的分析。
●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 教学目标:
1、梳理小说情节,分析玛蒂尔德的人物形象。
2、培养学生整体把握和细节分析相结合的能力,以及发散性思维。
●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美国的欧•亨利,俄国的契诃夫和法国的莫泊桑,并称“世界三大短篇小说之王”,他们的作品不仅数量众多,更由于其价值而成为世界文学宝库中的瑰宝。今天,我们就通过著名的短篇小说《项链》,一起走进莫泊桑的艺术世界。
欧•亨利(1862—1910)《警察与赞美诗》、《麦琪的礼物》
契诃夫(1860—1904)《变色龙》、《装在套子里的人》(《套中人》)、《小公务员之死》
莫泊桑(1850—1893)《我的叔叔于勒》、《项链》(《首饰》)、《羊脂球》、《漂亮朋友》(《俊友》)
莫泊桑(1850—1893)是19世纪后半叶法国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世界短篇小说巨匠,出生于一个没落的贵族家庭。1870年中学毕业后被征入伍,先后在海军部、教育部任小职员,1880年他以短篇小说《羊脂球》而登上文坛,从这开始到1889年的十年间,发表短篇小说三百篇,长篇小说6部,游记3部,其中短篇小说成就最为突出。
二、理清小说的脉络
1、小说的线索:项链
2、情节的发展:
小说以“项链”为线索展开情节。女主人公玛蒂尔德为参加舞会而去问佛来思节夫人借项链;就在她出足风头、似乎站在幸福的顶点时,项链的丢失改变了她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