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7660个字。
  2008年汕头市金平区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模拟)
  语文试卷
  说明:1.全卷8页,答卷4页,共12页。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本试卷设有附加题。共10分,考生可答可不答;该题得分作为补偿分计入总分.但全卷最后得分不得超过150分。
  3.答卷前,考生必须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座号按要求填写在密封线左边的空格内。
  4.答题可用黑色或蓝色钢笔、圆珠笔按各题要求答在答卷上。但不能用铅笔或红笔。
  一.基础(36分)
  1.默写,或根据课文填空。(12分)
  (1)东临碣石,以观沧海。口口口口,口口口口。(曹操《观沧海》)
  (2)口口口口口,望峰息心;口口口口口,窥谷忘反。(吴均《与朱元思书》)
  (3)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自居易《观刈麦》)
  (4)唐代诗人李益诗句“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抒写了戍边将
  士强烈的思乡之情,范仲淹《渔家傲》中表达同样感情的句子是: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
  (5)请默写唐朝诗人杜牧的《赤壁》一诗。(4分)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2.下列各组中,加点词语意思不相同的两项是(  )(  ) (4分)
  A.其船背稍夷,则题名其上/化险为夷B.媵人持汤沃灌/赴汤蹈火
  C.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故态复萌D.子墨子闻之,起于鲁/此起彼伏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35题。(11分)
  几年前,一个由7个探险家组成的团队在崇山峻岭中穿行。他们经过一座险恶
  的石山时,山体发生bēng liè (       ),十几块巨石从山腰间轰然而下。
  等一切沉寂下来,7个探险家中有6个已经被乱石砸死,而剩下的那一个探险
  家只受了一点轻伤。
  闻讯而至的记者问这个幸存的探险家:“你只是侥幸没有被石头砸中吗?”
  “不是。”探险家淡淡地说:“只是因为我面对危险抬起了头,从而得以避开巨石的
  (       )。”
  面对危险抬起头,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做得到的。当有人告诉我们头上正有东西掉下来时,绝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是把眼一闭,然后把头一缩,其实这对避开危险没有任何用处。危急时刻或逆境中,。
  3.根据拼音写出文段括号处应填人的词语。(3分)
  bēng  liè(       )    xíjī(       )
  4.面对危险,两种人因不同态度而导致不同的结果,请用对比的手法简要概括出来。(4分)
  答:
  5.请根据上文内容续写一句总结的话。
  答:
  综合实践能力考查。请按要求完成6—8题:(9分)
  在班里的一次关于“中学生能不能带手机进校园”的辩论会上,你作为反方选手参加了精彩的辩论。
  6.按规定,你先代表反方表明你方的观点,并简要阐述至少两点理由。(3分)
  答:
  7.针对正方“带手机方便与家长联系”的观点,你准备怎么反驳?(3分)
  答:
  8.辩论最后,要求你代表反方向同学们发出号召,表达时语言要具体。(3分)
  答:
  二.阅读(54分)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9~21题
  (一)文言文阅读(12分)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问,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9.把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答:
  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答:
  10.文章开头列举的舜等六个人物有什么共同之处?列举六人的事例,有何作用?(4分)
  答:
  11.孟子认为,一个国家要想避免“亡”的命运,必须具备哪些条件?(4分)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