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3000字。
高考复习文言文考前阅读训练
史传文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管仲夷吾者,颍上人也。少时常与鲍叔牙游,鲍叔知其贤。管仲贫困,常欺鲍叔,鲍叔终善遏之,不以为言。已而鲍叔事齐公子小白,管仲事公子纠。及小白立为桓公,公子纠死,管仲囚焉。鲍叔遂进管仲。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
管仲日:“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为怯,知我有老母也。公子纠败,召忽死之,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鲍叔既进管仲,以身下之。子孙世禄于齐,有封邑者十余世,常为名大夫。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管仲既任政相齐,以区区之齐在海滨,通货积财,富国强兵,与俗同好恶。故其称日:“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上服度则六亲固。”“四维不张.国乃灭亡。”“下令如流水之源,令顺民心。”故论卑而易行。俗之所欲,因而予之;俗之所否,因而去之。
其为政也,善因祸而为福,转败而为功。贵轻重,慎权衡。桓公实怒少姬,南袭蔡,管仲因而伐楚,责包茅不入贡于周室。桓公实北征山戎,而管仲因而令燕修召公之政。于柯之会,桓公欲背曹沫之约,管仲因而信之,诸侯由是归齐。故日:“知与之为取,政之宝也。”
管仲富拟于公室,有三归反坫,齐人不以为侈。管仲卒,齐国遵其政,常强于诸侯。-—节选自《史记·管晏列传》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管仲贫困,常欺鲍叔欺:这里指占便宜
B.天下不多管仲之贤多:称赞
C.俗之所欲,因而予之俗:风俗,习惯
D.少时常与鲍叔牙游游:交往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鲍叔终善遇之鲍叔既进管仲,以身下之
B.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国遵其政,常强于诸侯
C.以区区之齐在海滨鲍叔不以我为贪
D.及小白立为桓公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
3.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都能说明管仲治国才能的一组是
①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②管仲贫困,常欺鲍叔,鲍叔终善遇之,不以为言③通货积财,富国强兵,与俗同好恶④其为政也,善因祸而为福,转败而为功⑤管仲因而信之,诸侯由是归齐⑥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A.①②⑤B.③④⑤C.②③⑥D.①④⑥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管仲年轻时家境贫寒,经常占鲍叔的便宜,而鲍叔始终对他很好,不说他的闲话。
B.鲍叔推荐管仲后,自己甘居管仲之下。因此天下的人不称赞管仲的贤能,而赞扬鲍叔知人识才。
C.管仲任齐国宰相后,所颁布的命令简明浅显,容易实行。百姓所要求的,就顺应给予;百姓所反对的,就予以废止。
D.管仲在齐国执掌政事后,显示了他的治国才能,但他的财富可与诸侯公室相比,因此齐国的人都认为他奢侈。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管仲既任政相齐,以区区之齐在海滨,通货积财,富国强兵,与俗同好恶。
译文:
(2)其为政也,善因祸而为福,转败而为功。贵轻重,慎权衡。
译文: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l~5题。
江淹字文通,济阳考城人也。少孤贫好学。起家南徐州从事,转奉朝请。
宋建平王景素好士,淹随景素在南兖州。广陵令郭彦文得罪,辞连淹,系州狱。淹狱中上书,景素览书,即日出之。寻举南徐州秀才,对策上第,转巴陵王国左常侍。
升明初,齐帝辅政,闻其才,召为尚书驾部郎、骠骑参军事。是时军书表记,皆使淹具草。少帝初,以本官兼御史中丞。
时明帝作相,因谓淹日:“君昔在尚书中,非公事不妄行,在官宽猛能折衷;今为南司,足以震肃百僚。”淹答日:“今日之事,可谓当官而行,更恐才劣志薄,不足以仰称明旨耳。”于是弹中书令谢胜等以久疾不预山陵公事;又奏前益州剌史刘悛、梁州刺史阴智伯,并赃货巨万,辄收付廷尉治罪。临海太守沈昭略、永嘉太守庾昙隆,及诸郡二千石并大县官长,多被劾治,内外肃然。明帝谓淹日:“宋世以来,不复有严明中丞,君今日可谓近世独步。”
明帝即位,为车骑临海王长史。永元中,崔慧景举兵围京城,衣冠悉投名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