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6510个字。
  《新教材全程解读》第十八课桥梁远景图
  【梳理知识】
  1.字音辨析
  梁(liáng)墩(dūn)载(zǎi)混(hún)缆(lǎn)塑(sù)
  2.多音字辨析
  把:(bǎ)你把东西放这里。
  (bà)茶壶把。
  (bǎ)把柄。
  没:(mò)没收
  (méi)没事。
  会:(kuài)会计
  (huì)会议
  (huì)一会儿
  3.形似字辨析
  娟娟秀俑陶俑辐辐射
  绢绢花涌涌现福福星
  涓涓涓踊踊跃幅幅员
  捐捐助诵诵读蝙蝙蝠
  4.词语辨析
  远景:未来发展的情景。
  潜力:潜藏着还没有发掘出来的能力。
  添娇——增添美丽的景致。
  小巧玲珑:体积小样式精美。 
  胜似闲庭信步——胜过在清静的庭院中随意散步,语出毛泽东词《水调歌头•游泳》
  望洋兴叹:望着海洋无法通过而无可奈何地叹息。现在比喻做事条件不够,无从着手,而感到无可奈何。望洋:抬起头来看的样子。
  5.语法•修辞
  比拟:桥是什么?不过是条板凳。两条腿架着一块板,板上就可以承担重量
  比喻:如同带雨衣一样,在走到河边时,打打气就可以架起一座桥。
  引用:“几乎是才听说造桥,就看见‘一桥飞架了’”。
  对偶:“为大地生色,为江山添娇”。
  排比:将来的桥一定造得很便宜。将来的桥一定造得很美。将来的桥一定造得很低。将来的桥一定会有没有水中桥墩的大桥。
  6.佳句背诵
  所有这些现代化的桥梁,五花八门,谈也谈不尽。人类智慧是无穷的,今天以为新的大桥,已经了不起了。可是明天、后天的桥,更是了不起。
  【资料链接】
  1.文题品味:
  本文题目,告诉了读者本文写作的主要的内容,即桥梁事业发展的远景蓝图:也告诉了读者本文内容的时态特点,即未来时,是想象中的,所以,由本文题,我们又可以知道本文的体裁是科幻说明文。
  2.走进作者:
  作者(1896—1989),桥梁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江苏镇江人。他主持设计的钱塘江大桥,是我国第一座由中国人自己设计建造的铁路公路两用桥。他还参加了新中国第一座现代化——武汉长江大桥的设计建造。他是中国近代桥梁学的奠基人。编写有《桥话》《中国石拱桥》等大量的科普文章。
  3.背景回放:
  作为一个科学家,茅以升固然有着大胆想象。大胆创造的科学精神,为中国的桥梁事业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但科学精神同样也包括着严谨求实的精神。现有的可能不尽如人意,对现有的不满足,所以萌出了对已有的事物进行改进、完善、扩展和延伸或重构和创造的想法。这还体现了作者勇于探索,敢于开拓,不断创造的科学精神。
  4.文体常识:
  说明文一般介绍事物的形状、构造、类别、关系、功能,解释事物的原理、含义、特点、演变等。《尚书禹贡》是我国最早的说明文。说明文的应用广泛,一般分为平实说明文和文艺说明文两大类,也可依据说明对象与说明目的的不同,把说明文分为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两大类。文艺性说明文是通过文艺的形式介绍科学知识的说明文。
  【课文研读】
  1.文章主旨探究:
  本文是科普文章,它不是对现有桥梁作具体介绍,是以科学的态度对未来桥梁建筑的发展远景做了一番描述。可以说:本文是一篇以科学精神进行大胆而合理的想象,对未来的桥梁做出形象描述的说明文。
  2.篇章结构分析:
  总说(图画美)→分说(3—9段)→大部讲究(3—6)→布局、配合、映衬、层次→细部讲究(7—9)→每个角落、门窗镂空、色彩淡雅
  3.写作方法点拨:
  作为文艺性说明文,《桥梁远景图》语言活泼,很有文采。具体体现在:文章开头,引用牛郎织女的故事,形象地表现了“桥”的重要作用。这种由民间故事导入,且情感色彩浓厚的开头,很能吸引读者,也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其次,除比喻、引用外,文章还运用了一些对偶句、拟人句以及活用成语,都使文章语言活泼、生动。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