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1题,约10120字。2007—2008学年东北师大附中高二年级语文科试卷
  下学期期中考试  
  说明: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七道大题,21个小题,卷面分值120分,答题时间120分钟。考试结束后,考生只交答题卡、答题纸和作文。
  第Ⅰ卷 (选择题 共33分)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A.打烊(yàng)   教坊(fáng)  内帏(wĕi)   奄奄一息(yăn)
  B.艄公(shāo)   癖好(pì)    熨帖(yù)    抹桌子(mā)
  C.道行(héng)   偏裨(pí)    城垣(yuán)  发生口角(jué)
  D.账簿(bù)     尽管(jìn)   巢穴(xué)   杳无踪影(yăo)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差遣  朔风  骋礼   顾盼神飞
  B.禀告  服贴  坟茔    风烛残年
  C.诀窍  带孝  神彩    掎角之势
  D.庇佑  央浼   鸿蒙    神志不清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林黛玉嗤的一声笑了,揉着眼睛,一面笑道:“一般也唬的这个调儿,还只管胡说。    呸,原来是苗而不秀,是个银样镴枪头。”
  B.出现在大家视野中时,他虽然努力地挺直腰板,还是显示出了老态龙钟。
  C.迎风怒放的非洲菊,在太阳下染成了一片橘黄的浪漫,真可谓国色天香。
  D.日元贬值势如破竹,亚洲经济灾难深重。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南水北调工程由于尚未全线贯通,因此今年奥运期间北京人喝到的并不是真正的“南     水”,而是由河北的4座水库供应给北京的3亿多立方米“应急水”,这相当于北京主要的水源地密云水库一年供水量的一多半。
  B.在市场经济大潮中,红色文化日益深入人心。近几年来,井冈商人开始意识到红色品牌的价值,纷纷抢注“同志哥”“红伢子”“黄洋界”“五指峰”以及与红色文化有关的商标,成为红色旅游景区一个独特现象。
  C.与最近几年的春晚相比,2008年春晚带给人们久违的感动和热情,赈灾、奥运、道德模范、嫦娥奔月四个板块既凸显主题,又成为煽情亮点,整场晚会欢乐、明快、向上、雅致,堪称名副其实的除夕精神文化大餐。
  D.捷克警察学院施特劳斯教授目前正领导一个研究小组从事步态研究,根据他们的研究结果,工作人员只需采集一个人的8个脚印,就能从中获得此人的身高、体重和性别等,而且其准确性与指纹验证的准确性相当。
  5.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是:《哈姆莱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罗密欧与朱丽叶》是根据意大利民间故事写成的悲剧,主人公双双殉情,昭示了腐朽的封建家族的没落和年轻一代追求幸福生活理想的胜利,象征着人文主义理想的胜利。
  B.“三言”是指明末文学家冯梦龙编撰的《喻世通言》、《警世明言》、《醒世恒言》三部小说集。反映了城市市民的生活面貌,既投合广大市民阶层读者的阅读趣味,也反映着作者严肃的人生思考和艺术追求。
  C.戏剧是一种在舞台上表演的综合艺术。它借助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手段来塑造人物形象,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社会生活。戏剧文学指的是供舞台表演使用的剧本。
  D.莫泊桑是法国十九世纪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有“短篇小说巨匠”的美称,代表作品有《项链》、《漂亮朋友》。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6~8题
  人类为何要自圆其说
  苏丹南部的努埃尔人和丁卡人有一个共同的特殊习俗。这两个主要靠畜牧为生的非洲部落都会在小孩的门牙一长出来后就为之拔掉,一般是拔掉上面的两颗和下面的四到六颗。用鱼钩拔牙的过程是非常痛苦的,这样做的结果是让所有的部落成员都明显的下巴松弛而且说话有些困难。
  这种做法大概开始于很久以前,当时破伤风在中非地区非常猖獗。破伤风会让人“牙关紧锁”,但是如果把门牙拔掉,即使感染上这种疾病的孩子咬紧牙关也可以向其嘴中灌入流食。虽然苏丹南部已经好多年都没有破伤风了,但努埃尔人和丁卡人仍然保留着拔掉孩子门牙的习俗。事实上,他们认为松弛的下巴和下垂的嘴唇很好看。他们说,有门牙的人看上去像豺狼。
  社会心理学家卡罗尔•塔夫里什和埃利奥特•阿伦森在他们的新书《犯错误了,但不是我犯的》中说,这种奇怪的风俗是“心理学上所谓的认知失调”。“认知失调”是当两种重要的信念、态度或者看法发生冲突的时候,我们感受到的一种极端的心理不适感。人类不能长时间地忍受这种不协调,所以他们通过改变自己的信念或者态度来缓解这种不适感。在努埃尔人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