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150字。
《闺塾》教案
作者:阿苏
教学目的
1、赏析人物形象。
2、品味人物语言。
教学重点:
从富有个性的人物语言中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
教学难点
杜丽娘人物性格的复杂性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方法
多媒体、讲授点拨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在第三单元里,我们接触到了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领略了大师的风采。今天我们一块走进一位被誉为“东方莎士比亚”的戏剧家的作品中,欣赏他带给我们的精彩戏剧——汤显祖的《牡丹亭•闺墅》。
二、作者及作品介绍(略)
三、细品课文:
1、谁“闹”?
学生明确三个人物:春香,丽娘,陈最良。
2、怎样“闹”?(目的就是要学生找出产生闹剧效果的情节、场面、语言,进行评论)
(1)、明确:出场闹、学诗闹、模字闹、闹学高潮
出场闹——春香一上来就给先生陈最良一个“下马威”:“今夜不睡,三更时分,请先生上书。”语带讥刺,弄得陈最良表情尴尬开口不得!
学诗闹——①、是了,不是昨日是前日,不是今年是去年,俺衙内关着个斑鸠儿,被小姐放去,一去去在何知州家。\\\这是丫环春香故意绕舌利用谐言双关打岔。
②、在春香追逼下,陈最良自丧其尊“作鸠声”,春香乐不可支“学鸠声”,已过耳顺之年的龙钟老头和一个青春焕发的伴读婢女同台叽叽咕咕学鸟叫,是何等滑稽的场面。
③、为甚好好的求他? \\\:此为明知故问,使塾师不得回避爱情这一敏感话题。
模字闹—— 陈最良令“取文房四宝来模字”,春香故意错拿“笔墨纸砚”,陈最良茫然不识,丽娘“作笑”调侃道:这是画眉笔、薛涛笺、鸳鸯泪眼砚。她用耐人寻味之一“笑”,讥讽了这位不学无术的塾师,还令其浑然不觉。陈最良不识卫夫人书法之妙,令丽娘“闹”胆顿壮,戏称这是“美女簪花之格”,春香双关戏言“写个奴婢学夫人”,丽娘不但不嗔怪,亦以戏言答之:“还早哩。”
闹学高潮——听讲中途,春香“领出恭牌”,请假溜出去转了一遭,匆匆回来禀告小姐:外面“有座大花园,花明柳绿好耍子哩!”饱受揶揄奚落的陈最良终于按捺不住,于是,一个步履蹒跚追“打”,一个嘻嘻哈哈“闪”避,一老一少,在舞台上绕起圈子来了。好一个春香,居然动手“抢荆条投地”,弄得陈最良目瞪口呆无地自容。
(2)、都有谁在闹?只有春香一人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