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120个字。该课是河大版教材。
  《歌词二首》 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思路
  本课分两课时来进行。教师先放国歌《义勇军进行曲》(见音频素材),进行情景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再简单介绍两首歌词的作者及写作的相关背景;然后,让学生熟悉两首歌词,整体感知歌词的内容。第二课时,教师播放《义勇军进行曲》(伴奏)和《友谊地久天长》(伴奏)(均见音频素材),让学生试唱两首歌曲,讲自己的感受和体会,再结合课后的练习题进行分析、讨论、讲解。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掌握“弦歌、逍遥、劳燕分飞、直上青云”等词语的含义。
  2.了解两首歌词的作者及写作的相关背景。
  (二)过程与方法
  1.让学生听两首歌曲,熟悉两首歌词的内容,整体感知歌词的内容。
  2.让学生讲述自己的感受,把握两首歌主旨内容。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珍惜友谊,不因离别而哀愁,而要满怀激情各奔前程。
  ●教学重点难点
  (一)教学重点
  1.了解两首歌词写作的相关背景,整体感知歌词内容。
  2.把握歌词的主要内容,形成自己的观点。
  (二)教学难点
  1.把握歌词的主要内容,形成自己的观点。
  2.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懂得珍惜友谊。
  ●教学方法
  1.情景导入法。播放国歌《义勇军进行曲》(见音频素材),进行情景导入,引出歌词的作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感受体悟法。播放《义勇军进行曲》(伴奏)和《友谊地久天长》(伴奏)(均见音频素材),让学生试唱两首歌曲,讲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3.质疑分析法。课后的练习题,先让学生讨论、分析,教师适当提示、明确。
  ●教学媒体
  投影仪、作者的图片及生平资料、《义勇军进行曲》(歌曲及伴奏)和《友谊地久天长》(英文版歌曲及伴奏)(均见音频素材)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结构与过程
  第一课时
  (新课导入)
  播放国歌《义勇军进行曲》(音频素材)
  教师:
  同学们我们的国歌是由谁作词、作曲的?对,是田汉作词,聂耳作曲。歌曲表达了青年一代“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激情。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两首歌词:田汉先生创作的歌词《毕业歌》,和英国诗人彭斯的一首歌词《友谊地久天长》。
  (讲授新课)
  一、作者简介(投影显示)
  1.田汉(1898~1968),原名叫寿昌,生于湖南省长沙县,杰出的戏剧家,无产阶级文化战士,我国革命戏剧运动的奠基人和戏曲改革运动的先驱者,我国早期革命音乐、电影的杰出的组织者和领导人。“文化大革命”期间,被林彪、“四人帮”迫害,屈死狱中,终年七十岁。
  2.彭斯(1759~1796),英国农民诗人,为自由而斗争的战士。代表作:《自由树》和《苏格兰人》两首著名长诗。1796年他患了风湿性关节炎及心脏病,于同年7月21日英年早逝。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mutualitydown}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