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小题,约6100字。
2007-2008学年度下学期八年级期中调研考试
亲爱的同学,又到了展示你才能的时刻了,别匆忙,别慌张,请你轻松地走进考场,微笑着拿起语文试卷,愉快地接受检验,相信你平日的辛勤耕耘定会在这里收获到累累硕果。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把下列词语中4个错别字找出来,将正确的字工整、规范填写在田字格内(4分)
含首低眉 忏悔 暗然失色 宣昂 花团锦簇 侏儒 海誓山盟 瞧悴
2、按要求默写(6分)
①《山坡羊•潼关怀古》中,作者对在离乱中遭受苦难的人民深表同情的句子是
,
②在商品经济的今天,许许多多的科学家能够甘于寂寞,致力科研,这正如古人言:“ , 。”表现他们高洁的志趣和坚定的人格。(用《五柳先生传》中的两句话来填写)
③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 , ” ,
与王维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两句格调截然相反。
3、你一定对下面所列文学巨匠有所了解。请按要求写出他们的代表作。(3分)
①.列夫•托尔斯泰的代表作 :
②.鲁迅的两部小说集:
③.法国作家罗曼•罗兰的《名人传》包括了《贝多芬传》、《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部传记。其中,贝多芬饱受耳聋折磨。
4、2008年春节前夕,50年一遇的雪灾与冰冻肆虐大半个中国,尤其是从来都极少见到过雪的南方地区更为严重,春运形势“雪上加霜”,滞留在各地车站、机场、广场及附近的返乡旅客达到数千万;大雪无情人有情,在冰天雪地的中国,一份未被冰冻的爱,在冰雪冻雨之间传递着,那就是人与人之间的救援之手;正是这一双双热手,让所有困于雨雪之中的异乡游子们,在其回家的旅途之中感受到如同家的温暖。(4分)
(1)中央电视台全国众志成城抗冻灾直播节目“抗击暴风雪”中,有个直面灾区救援的小栏目,名字叫“温暖寒冬”,请你品味下这个栏目的含义。(2分)
(2)你社区正在准备发动一场向灾区献爱心的捐助活动,请你帮忙拟写两条标语。(2分)
① ②
5、 综合性学习:第一单元的综合性学习是《献给母亲的歌》。请根据你开展活动的积累,写出与母亲有关的古诗一句和格言两句。(3分)
古诗:
格言:①
②
二、阅读理解欣赏(44分)阅读下列诗文,答文后题
(一)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4分)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6、这首诗感情浓郁,但前后基调不同,前四句 ,后四句 ,前后形成鲜明对比。(2分)
7、对诗中词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这首诗结构巧妙,时间由过去到现在和将来,情调由低沉到高昂,波澜起伏,发展极其自然。
B.颔联承首联写归来后的感触,恰当地运用了两个典故,隐含信息量大,暗示的意义也比较多,耐人寻味。
C.颈联借用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隐含哲理。现在人们常用它来说明新事物必将绕开旧事物。
D.诗作不仅表现了诗人长年被贬偏远之地,政治失意的愤满,而且表示了他对生活、对未来的积极乐观精神,沉郁中见豪放。
(二)(12分)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区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益余之勤且艰若此。
8、下面句子朗读节奏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余/因得/遍观群书。 B.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C.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D.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9、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语。( )(4分)
⑴援疑质理 ⑵俟其欣悦
⑶媵人持汤沃灌 ⑷烨然若神人
10、作者写舍生服饰华贵的目的是( )(2分)
A.突出自己求学的勤奋 B.侧面写自己生活条件的艰苦
C.表达对同舍生的鄙夷 D.表现同舍生的不学无术
11、“以中有足乐者”是指:( )(2分)
A.作者认为读书是足以快乐的事B.作者认为自己家贫而能勤奋读书,这是足以快乐的
C.作者认为书中有让自己欣慰的事 D作者认为书中有很多让自己高兴的事
12、学习了此文,请你写出两个以上能够反映我国古代人民勤奋学习精神的成语典故(2分)
(三)没有用的事(13分)
父亲很忙,但再忙也没忘了教育儿子。谁的儿子自己不爱呢?
儿子拿起一本故事书,刚要看,父亲说:“不许看!我跟你说过多少遍了?不要干没有用的事,你为什么不听呢?”儿子嘴里嘟囔了一句,把书放下了。父亲说:“你刚才说什么?”“没说什么。”“没说什么?是不是不服气?”
儿子转身走开,把电视打开,调到动画片节目。父亲说:“不许看。这也是没有用的事,把电视关掉。另外你还没回答我的话——你刚才说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