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6000字。
  高中教材文言实词例析
  (高考120个文言实词)
  1.爱本义是悲哀、伤心。用作动词:
  (1)爱护,体贴。如:爱其子,择师而教之。(《师说》)
  (2)珍惜,爱惜。如:倘使三国各爱其地……(《六国论》)
  (3)喜爱。如:予独爱莲之出于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4)吝啬,舍不得。如:百姓皆以为爱也,臣固知王之不忍也。(《孟子•齐桓晋文之事》)
  2.安本义是安静。
  (1)用作形容词,意为“安全”“安定”“安稳”。如:风雨不动安如山。(《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2)用作动词,意为“安身”“养生”。如:衣食所安,弗敢专也。(《曹刿论战》)
  附虚词用法:
  (1)用作疑问副词。出现在疑问句中,置于动词之前,作状语。相当于“怎么”“怎样”。如:
  A.君安与项伯有故?(《鸿门宴》)
  B.安得广厦千万间……(《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2)用作疑问代词。用在疑问句中作宾语,置于动词之前。相当于“什么”“哪里”。如:
  A.沛公安在?(《鸿门宴》)
  B.君谓计将安出?(《隆中对》)
  3.被本义指一种睡衣。
  (1)用作动词,意为“蒙受”“遭受”“受到”。如:
  A.忠而见疑,信而被谤。(《屈原列传》)
  B.妆成每被秋娘妒。(《琵琶行》)
  C.如被冰雪。(《促织》)
  (2)通“披”,意为“披着”“佩戴”“穿戴”。如:
  A.被发行吟泽畔。(《屈原列传》)
  B.被明月兮珮宝璐。(《涉江》)
  C.将军身被坚执锐。(《陈涉世家》)
  4.倍本义是按原数增加,与现代汉语表“多少倍”的“倍”相同。用作动词,通“背”,意为“背弃”“违背”“背叛”。如: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鸿门宴》)
  附虚词用法:
  用作副词。意为“加倍”“更加”“愈加”。如:每逢佳节倍思亲。(《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5.本本义为树的干、根,与“末”相对。
  (1)用作名词,意为“根本(的东西)”“基础(的东西)”,“根源”“来源”。如:
  A.本末倒置。(成语,原意为“树根”,这里引申为“根本的”“主要的”。)
  B.今背本而趋末。(《论积储疏》,“本”在这里引申为“农业”,“末”在这里引申为“工商业”。)
  C.人穷则反本。(《屈原列传》,根源。)
  (2)用作量词,或相当于现代汉语作量词的“本”,或可根据实际情况译为“册”“份”等。如:
  A.别具本章。(《狱中杂记》,本、份。)
  B.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沈括《活板》,册。)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