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190字。
《君子三戒》教案
gaosan9
教学要点:
1 疏通课文,积累有关的文言文基础知识(练习二、三、四)
2 正确理解课文有关理想人格的表述,并能结合现实加以评析。
第一课时
内容:通过完成课后有关练习,做到基本上能理解课文的字面意思。
步骤
一 导入由口头作文引入(顺便讲评一下上节课默写的情况,强调理解基础上的记忆)
二学生自渎课文,尝试性地在课本上翻译练习二中的15个例句,时间8分钟,最后要求能译出十个句子,能翻译六个算及格。
(教师巡视,并不断通报“自学作业”的情况,以鼓励为主)
三 教师快速口译课文,并播放课文对译。(10分钟)
四 又让学生再次补译课后练习中的例句,力争能翻译15个(3分钟)
五 教师讲授练习二,同时通过课件展示如下:(8分钟)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注意它们与现代汉语的不同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 不合礼法(与今义近)
子曰:爱人。 爱护他人(今为名词)
子路不对。 不回答(今为不正确)
譬如平地。 使有坑洼的地平整(今同)
子路问成人。 德才兼备的人(今成年人)
今之成人者何必然。 为什么一定(今同)
2 辨别下列各句中虚词的用法
(1)其
必闻其政。 代词,代那个国家
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语气助词,与“诸”连用,表推测
其不善者恶之。 远指代词,相当于“那些”
及其壮也。 代词,代前文的“君子”
尧舜其犹病诸。 语气助词,表推测,相当“恐怕”
其斯之谓与? 同上,有“大概”之意
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土也。 与“与”构成“与其”,表选择
如之何其废之? 语气词,表疑问语气,可以不译
(2)以
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有“而”的意思
不以其道得之。 “按照”的意思
文之以礼乐。 “用”的意思
亦可以为成人矣 “凭借”的意思
可以托六尺之孤。 与“可”组词,有“能够”的意思
而推以易之 “同”、“跟”的意思
子路行以告。 “把”的意思。
六 学生用作业本完成练习三(5分钟)
七 教师讲解,学生订正,展示课件(5分钟)
思考•探究三 把《宪问 十二》翻译成现代汉语。
[原文]子路问成人。子曰:“若臧武仲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