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1题,约10170字。西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07-08学年半期考试题
  2008,我的爆发,2008,向快乐出发!从现在起,做一个幸福的人,阅读,写作,神游世界。从现在起,关心语言和文字,给每一道题每一个空格书写一个珍贵的答案。你有一段旅程,要经过精神支点,倾听历史画外音,直面后人之鉴,漫游文学这片激情的森林……
  好,下面请微笑着开始这两个半小时的旅程吧!
  说明:考题满分150分。本试题答案必须全部写在机读卡和指定答题纸上,答在试卷上不计分。
  第Ⅰ卷(选择题 共 39分)
  一、(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读音不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寒伧(chen)    蹩(bié)进     瘐(yǔ)毙     亲昵(nì)
  B.债券(quàn)    赝(yàn)品    攫(jué)取    迤逦(lǐ])
  C.打烊(yàng)    咂(zhá)摸     簇(zú)新     竦(sǒng)然
  D.搭赸(shàn)    憔(qiáo)悴    惬(qiè)意     丛冢(zhǒng)
  2.下列字形无误的一项是
  A.脉搏         礼上往来          茕茕孑立         懵懂顽童
  B.憔悴         无耻谰言          涎皮赖脸         纨袴子弟
  C.兑换         耳鬓厮磨          掎角之势         水泻不通
  D.狼藉     枉费心机          坐收鱼利         暄赫有名   
  3.填入句中横线处恰当的一项是
  (1)中间歪歪斜斜一条细路,是贪走便道的人,用鞋底造成的,但却成了自然的____。路的左边,都埋着死刑和瘐毙的人,右边是穷人的丛冢。
  (2)2006年度国产片票房排行       ,影片《满城尽带黄金甲》以2.4亿元人民币夺取年度票房冠军。
  (3)两年以来,他更加吝啬了,正如一个人年深月久的痴情和____一样。
  A.界线      出笼       嗜好              B.界限       出笼        癖好
  C.界线      出炉       嗜好              D.界限       出炉        癖好
  4.下列各句中划线成语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国奥队的几位小将在亚运会上表现出色,被誉为中国足坛的明日黄花。
  B.他最近出版了一本文不加点,几乎没有注释的旧体诗集子,这样的书,读起来确实累人。
  C.啊,岳麓书院,薪尽火传的千年庭院。
  D.教育要讲究方式方法,不能总是耳提面命,摆官僚作风。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在温总理访问非洲七国期间,承诺将继续向七国的社会发展提供援助,包括建立农业示范中心和乡村小学、派遣医疗队、赠送抗疟疾药品、培训各类人才等,受到了各国高度赞扬。
  B.根据观察的结果,凡是吝啬鬼、野心家,所有执着一念的人,他们的感情总特别贯注在象征他们痴情的某种东西上面。
  C.青藏铁路这条穿越世界屋脊的“雪域天路”被人们描绘成“商贸金桥、藏族坦途、文化通衢”。它为青藏高原架起了通往祖国各地的通道,也使得更多的百姓圆了前往青藏旅游的梦想。
  D.“三峡模式”不仅让国内企业具备了自主开发大型水轮发电机组的能力,而且引进了世界著名制造厂家的先进技术,从而使我国水轮发电机组的制造水平和能力具有国际竞争力。
  6.下列文学常识,有错的一项是(    )
  A. 莫泊桑,法国作家,有短片小说巨匠的美称。
  B.巴尔扎克,法国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家,他用总标题为《人间喜剧》的一系列小说反映了社会剧烈变革时期的法国生活。
  C. 明代的《红楼梦》,发扬了文人独立创作的传统,使中国古代小说达到辉煌的顶点。
  D. “三言”是宋元明“话本”和“拟话本”的总集,包括《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
  二、(共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问题。
  与西方国家相比,中国在社会制度、宗教、思维方式等诸多方面有很大不同。在许多西方人眼里,中国有一种“神秘感”。同时,西方出于自身的经验等原因,有一种自然的逻辑:一个国家实力的增长必然导致向外扩张。这一切,都可能引起对中国的误解。更何况还有少数人积极制造“中国威胁论”以蛊惑人心。
  笔者以为,要化解这种“中国威胁” 论调,除了进行有理有据的驳斥,我们还需要重视文化的力量,需要加大跟外界进行文化交流的力度和质量。
  文化,作为一个国家的人民在历史长河中创造出来的精神财富,体现着那个国家及其人民的精神和性格。作为一种“软”力量,文化最容易深入人心,消融人们心中的误解乃至敌意,正如杜甫的诗所说的:“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一个展现出了优美、和谐文化的国度,很难让人想到会对别人造成威胁。即使有人别有用心地制造“威胁论”,也会失去市场。我们需要通过充分的文化展现让外界知道,实力的增长不一定意味着扩张,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中国会始终追求世界的和平与和谐。
  与经济的影响相比,现在的中国在对外方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