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26道题,约5620个字。
2008年中考模拟试卷2
(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
一、基础知识运用(3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亵渎(dǘ)山岚(lán)挑衅(tiāo)蕴含(yǜn)
B 腆着(tiǎn)阔绰(cuò)明眸(móu)俯瞰kàn)
C憧憬(jǐng)愠怒(yǜn)渊薮(sǒu)深谙(ān)
D 分娩(miǎn)尴尬(gà)涸辙(hé)焦灼(zhóu)
2、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
A 诘难生活拮据沧桑苍海桑田
B 泛滥粗制烂造经纶无与伦比
C 空暇冥思遐想重复重蹈覆辙
D 辨论明辨是非诓骗匡扶正义
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①听到工厂改制的广播后,工人们__________不一,有的惊愕,有的愤怒,有的哭泣。
②利用激光的单色性特征制成的激光测距仪,是目前世界上最标准、最_______的“尺子”。
③接到报案后,公安机关派出有关同志对公司部门主任进行_______,并掌握了犯罪证据。
A 反映精致侦查B 反映精细侦察
C 反应精致侦察D 反应精细侦查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A 小说《窗》的结尾别有用心,既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
B 陈水扁公然宣布终止“国统会”运作和“国统纲领”适用,无疑是玩火自焚。
C 同学之间一定要和谐相处,相敬如宾。
D 泰州繁华的商业大街上,观光购物的人济济一堂,笑容满面。
5、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句子,使上下文连贯的一项是(3分)()
雾,永远是那么淡漠、那么固执地笼罩在地面上;在近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稍远,__________________,再过去,再过去便什么都看不见了。
①朦胧隐现地呈现在眼前
②它像是无数层的轻纱,淡得不可捉摸的存在着
③它变成了一层柔软的墙,遮着水平线上的一切。
A、③①②B、①②③
C、②③①D、②①③
6、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
A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城乡关系、工农关系上的一次重大调整。
B 偏心的诗人呀,为什么厚此而薄彼?为什么不肯为嫩藕多唱几支短歌?
C “不过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他说:“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给打败。”
D 近日,实验小学创作了一首《荣辱歌》,将“八荣八耻”教育形象化、具体化。
7、补写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只选做3小题)(3分)
(1)浊酒一杯家万里,__________________。(范仲淹《渔家傲》)
(2)__________________,甲光向日金鳞开。(李贺《雁门太守行》)
(3)举杯邀明月,__________________。(李白《月下独酌》)
(4)天时不如地利,____________________。(《孟子》两章)
8、用上恰当的关联词,将下面的三个短句组合成一个复句。(句序合理,语义贯通,可以删去和调换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3分)
(1)了解反面意见和正面意见,可以避免片面性。
(2)反面工作能启发我们把问题想得全面。
(3)工作中,我们要了解反面意见和正面意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下面这段文字有三句话,各有一处语病,请加以修改。(3分)
①国学大师王国维出生于盐官,这里最著名的是获得“天下奇观”的钱塘江大潮。②王国维自小喜爱看书,这长期与他的父亲的熏陶是分不开的。③他一生写了多部作品,其中影响最大的是《人间词话》向来极受学术界重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根据语境,仿照划线句子,接写两个句子,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3分)
一首好诗,往往只给你一朵浪花,让你去想象大海的浩淼;一首好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首好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确这样,好的诗歌总是能够最大极限地刺激和调动你的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