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星资源网
学科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地理
政治
综合
会员
注册
登录
会员中心
如何汇款
在线充值
搜索
文章
备课
专题
精品
留言
江苏省盐城中学2007-2008学年度高三年级语文第二次综合考试卷
分类:
语文
/
高中试卷
/
高考模拟试卷
版本:
苏教版
类型:
doc
大小:
60 KB
评级:
时间:
2008/5/25 18:45:26
下载:
本月:1 总计:37
点数:
2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点此下载
共22题,约9320字。盐城中学2007—2008学年度高三年级第二次综合考试
语文试题
(150分钟 160分)
第Ⅰ卷(30分)
一、(9 分,每小题3 分)
1、下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
A、惧惮殚精竭虑 揶揄坚贞不渝 诘问佶屈聱牙
B、舟楫开门揖盗 遏制残碣断碑 惊诧叱咤风云
C、罢黜相形见绌 斥资天崩地坼 斐然缠绵悱恻
D、惆怅风流倜傥 椽子不容置喙 撞击一幢高楼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文化牌”、“历史牌”在地方经济中的作用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比如在东南沿海一带,尤其是浙江绍兴,大大小小的“咸亨酒店”、“孔乙己酒吧”等俯拾即是。
B、毛泽东在工作中的勤奋和在中央领导层中的超凡魅力都是没有疑问的,他常常夜以继日地工作,细大不捐地监督着所有管理业务中几乎所有的问题。
C、教学和考试的理想距离应是心中有考试、眼前有教学,语文素养的提高和考试并行不悖。
D、目前的俄罗斯,绝大部分传媒已由普京政权掌控,新闻记者动辄得咎,独立媒体屡遭封杀。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3月16日,中国北海舰队“哈尔滨”号导弹驱逐舰汽笛鸣响,引导法国舰艇离开青岛港向外海航行,拉开了中法海军联合军事演习。
B、既然新股市由市场决定,因此市场的供求因素作用巨大,即供过于求时多发,供不应求时就少发,从而慢慢达到一种平衡的状态。
C、中央和地方14家报纸今年2月全月出现了不规范字达4256字。统计结果显示,那些不规范的字主要是繁体字和旧字形,也有些异体字和错误字。
D、他的成名,要有时代的运动,像地球大板块的冲撞那样,他时而被夹其间感受折磨,时而又被甩在一旁被迫冷静思考。所以集三百年北宋南宋之动荡,才产生了一个辛弃疾。
二、(12 分,每小题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7 题。
湖湘文化是湖南人才辈出的原动力。近百年来,湖湘人物在历史舞台上表演出色,湖湘文化因而备受世人瞩目。
湖湘文化的主要精神是什么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淳朴重义、勇敢尚武、经世致用、自强不息。“淳朴”,即敦厚雄浑、不受拘束的生猛活脱之性;“重义”,即强烈的正义感和向群性。“勇敢尚武”,即临难不惧、视死如归的精神。二者融贯,构成了湖湘文化的强力特色,具有鲜明的英雄主义色彩。“经世致用”,即务实精神,是实践理性与“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参与意识的集中体现。它一旦与英雄主义相结合,就成为一种“当今天下,舍我其谁”的“敢为天下先”的豪迈气概,给湖湘文化提供了明确的奋斗目标。“自强不息”是“天行健”的宇宙精神的基本形态,而在湖湘文化中,则将它列为“人极”范畴,视为文化的“极则”。湖湘文化以此为哲学依据,因而具有了“独立不羁,遁世不闷”的特殊品格。由此可见,“湖湘文化主要精神”是“湖湘人物性格”形成的内在原因,是一个比“湖湘人物性格”更高一层的概念。
湖南三面环山,一面临水,是一块马蹄形的地域,后有重山,前有大泽,在古代相对于中原来说,环境较艰苦,信息较闭塞。然而,环境的艰苦,锻炼了湘人坚强勇毅的性格;环境闭塞,培育了湘人独立思考、不随人俯仰的精神。古人所谓“深山大泽,实产龙蛇”,即此之谓。而从时间看,楚人本含古蛮族血统,后与炎黄文化融合,虽接受了中原文化的影响,但仍保有蛮族文化生猛雄健的遗绪。地域的封闭性,更使这种独特基因得以绵延不绝。文化的核心是人,人是环境的产物,于是,湖湘文化和具有此文化性格的湘人就在这特殊土壤中应运而生。
时间与空间毕竟是事物发展的外部
点此下载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
“yxzyw2002”
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江苏省盐城中学2007-2008学年度高三语文第五次综合考试卷 苏教版..
江苏省盐城中学2007-2008学年度高三语文第七次综合考试卷 苏教版..
江苏省淮安市楚州区2007-2008学年度高三语文模拟试卷 苏教版
江苏省海门市三厂中学2007-2008学年度高考语文模拟试卷3 通用
江苏省丹阳市第六中学2007-2008学年度高三语文第三次模拟考试卷 ..
江苏省镇江市2008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 苏教版
江苏省阜宁县明达中学2008年初三语文文言文专题教学案 苏教版
江苏省阜宁县明达中学2008年初三语文作文阅读材料 通用
江苏省黄桥中学2007-2008学年度高三语文冲刺试卷(三) 苏教版
江苏省扬州市2007-2008学年度高三语文第三次调研测试卷 苏教版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