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5320字。品读诗歌感悟人生——诗歌研究性学习小论文交流教学实录
  沈根华高黎明
  沈根华执教高黎明整理、简评
  一、教学目标与设想
  1.以“感悟人生”为话题,指导学生通过独立或合作的研究性学习,在更为广泛深入地品读
  诗人、诗歌的基础上写出研究性小论文。
  2.转变教师角色与课堂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学习期待值,满足学生的发表欲望,通过“生
  —生”交流实现共同提高。
  3.转变课堂布置:从一个讲台变为两个讲台,以学生讲台为主阵地,教师讲台转变为简洁的
  电脑课件的操作平台。
  二、课前准备:
  1.完成高中《语文》第三册前3个诗歌单元的教学任务。
  2.开展“品读诗歌,感悟人生”研究性学习,具体做法如下:
  ①开题申报:学生个人或合作(不超过4人)确定研究对象——古今中外的任何一位诗人,如
  李白,如普希金。
  ②相关阅读:包括对诗人诗集(或与他人合集)、生平事迹、后人评论等相关文字的阅读。
  (书籍来源:可由教师提供或从学校图书馆借阅)
  ③资料摘抄:抄录诗人代表性诗歌不少于10首,摘录诗歌评论资料卡片若干张。
  ④形成成果:通过独立分析或小组讨论,把自己的想法与观点整理成小论文,要求做到“品
  读诗歌”与“感悟人生”相融合,“历史积淀”与“时代观念”相交汇,“议论说理”与“文辞
  情采”相辉映。
  ⑤时间安排:2周。(主要为课外时间,其中利用两节阅读课组织学生到校图书馆集体查阅资料。)
  三、教学过程:
  1.课堂导入:
  师:上一堂课我们学习了郭沫若的散文《〈鲁迅诗稿〉序》,在谈到鲁迅先生的诗歌艺术时,
  郭沫若用了鲁迅先生的一联原诗来概括,你们还记得是哪两句吗?(展示Powerpoint课件导入页:
  “鲁迅先生握笔写作像”)
  生:(齐答)“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师:很好!同学们都还记得。那么,郭沫若为什么要用这两句诗呢?这两句又有怎样的深刻
  内涵呢?同学们可以讨论一下。
  生:(讨论)因为这两句诗概括了鲁迅先生的一生,他的一生是战斗的一生,是“憎”的一生,
  也是“爱”的一生,“能憎才能爱。”
  师:同学们归纳得很好。的确,这两句诗是鲁迅先生的人生写照。所以说,诗可以言志,可
  以传情,也可以写人生。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品读诗歌,感悟人生。(展示课件首页:“品读诗
  歌感悟人生——高二(8)班诗歌研究性学习小论文交流”)
  2.汇报答辩:
  师:今天这堂课我要请同学们上讲台作主讲,把你们前两个星期内“品读诗歌,感悟人生”
  的研究性学习小论文向大家作一个汇报,将请6位同学来发表他们的小论文(编者按,因版面有限,
  下面只选刊3篇),其他同学要认真听取。你们有一次向汇报同学提问的机会,汇报的同学将进行
  答辩。(学生较激动)
  (教师展示课件页面:陆游画像附诗句“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发表小论文的同学上
  课件操作平台左侧的演讲台发言。)
  小论文1:我看陆游的乐观
  姚韵靓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