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2题,约11260字。天津一中2007-2008-2高三年级第五次月考语文试卷
  第Ⅰ卷(选择题,共42分)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每对的读音完全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方便便宜 别扭天渊之别 差强人意阴差阳错
  B.单于简单 弹丸弹冠相庆 怒发冲冠兴旺发达
  C.旋风风采 跻身济济一堂 按质论价论功行赏
  D.效率轻率 罪恶深恶痛绝 朝思暮想朝气蓬勃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幅员   安谧   斗心眼   道貌岸然    文武之道,一张一弛
  B.蛊惑   窠臼   紧箍咒   开门缉盗     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C.痉孪   滑腻   莫须有   流言蜚语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D.黯然   眩目   老黄历   相濡以沫    为山九仞,工亏一篑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老杨整天不读书不看报,也从不出办公室一步,却喜欢指点江山,令人生厌。
  B、他呀,做起事来可麻利了,无论做什么都倚马可待。
  C、值得注意的是,在道德问题上我们似乎总是陷入一种误区:唱主角的受到赞扬,说实话的遭到贬损;唱主角的得到好处,说实话的丢掉实惠。
  D、一直延续到2006年“两会”前后,中国决策层的坚决表态,才对否定改革的思潮作了明确回答,那就是中国改革开弓没有回头箭。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为了“让我们的眼睛成为所有城市人的眼睛”,重庆的一对年轻人把自己到农村去的真实体验及记录的农民生活状态与精神状态,带到网络上来了。
  B、这套护身服可比“护身符”管用,到了太空,一旦发生真空、低压以及缺氧、低温等恶劣环境,航天服就是宇航员的“救身符”。
  C.能否从制度设计上保证2007年高考更公平、更公正、更准确地评估考生的学习成绩,更有利于人才的选拔,将直接给首批实施新课程的四省区带来积极的影响。
  D.作为今年唯一一项代表中国向联合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项目,世界文化遗产评审组织格外青睐开平碉楼,广东世界文化遗产零纪录也将有望打破。
  二、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5—7题。(9分,每小题3分)
  漫说姓名文化
  当我们热热闹闹地讨论非物质文化遗产时,我以为,其实遗忘了最大的一笔遗产,这就是姓名文化。汉族的姓名文化经数千年积累演变,形成了一整套独特的文化系统,蕴涵着丰厚的人文信息、民俗资源、历史积淀、社会符号、文明指向、思想意趣、家族身份、修养成果。这一文化系统不但影响了其他民族,也辐射至周边地区。   
  人人都有自己的原初之根、文化之根,这个根是民族、国家和省籍、家乡不能替代的。在我们的五千多个姓氏中,大多源于上古,几乎都存有自己的起源故事和嬗变历史。从先秦姓与氏的“别婚姻”“别贵贱”,到秦汉的姓氏合一,再到中华民族大家庭内许多民族纷纷采用汉姓,每个姓就是一部历史。
  根的意识曾是我们民族历史文化的组成部分,根的文字载体就是绵延不断的谱牒,根的终极意义是宗亲归属感。从前,谱牒和宗亲的广博关怀可以让人千里之外也互为依托;现在,宗亲仍可以令个人与家庭在茫茫人海中,在生疏的大千世界里,在冷漠的现代社会内,寻求到一份精神的慰藉。这宗亲早已不是血缘之亲,而是一种天然存在的横向联系。
  在姓氏文化浓浓的熏陶下,不管走在哪里,仰望“四知堂”的匾文,我们知道了主人姓氏的归属;远远看见“陇右名望”,我们也明白了这一村的大姓是什么。有形的物质文化遗产寄身于无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中,无形的姓氏文化则保存在有形的匾额和石刻里。
  我们的人名文化历史也很悠久,包涵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