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8630字。最后一练:2008年高考作文猜想及实战演练
  【写作题目】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江海澎湃着涌潮,生活激越起浪潮,胸中翻滚着心潮,变革汇聚成春潮。真挚的情感,热切的愿望,果敢的行动,重大的举措,无不回荡着阵阵潮声……
  请以“倾听潮声”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立意自定,文体不限。
  【思路导引】
  这个文题由一个动宾短语构成,“倾听”是行为,是细心地听的意思,它要求全神贯注,不能走马观花。听的对象是潮声,它有字面意思和比喻意思二种。字面义上的“潮声”是潮水发出的声响,比喻义的“潮声”为像潮水一样有涨有落、有起有伏的事物,也可是一种社会变革或发展的趋势。整体而言,“倾听潮声”就是感受潮声的意思,故而写作可从下列角度入手:
  一、从字面义入手,记叙听潮的经过——对潮声进行具体描绘——从潮声中感悟到自然的哲理,以此升华文章主题,如从潮声的壮阔想到自然的伟大(鲁彦的《听潮》就是如此)、从潮起潮落周而复始想到自然的永恒、从潮水不断撞击岸边想到坚持不懈、从潮水将棱角分明的石头打得圆滑想到柔能克刚、从潮水后浪推前浪想到推陈出新、从“潮打空城寂寞回”想到朝代的兴衰等,但一定要写出有哲理的感悟。
  二、从比喻义入手,先记叙某次听潮的经历(实写、略写),然后由实到虚,抒写自己感受到的生活(时代)浪潮、胸中心潮、改革大潮、真挚爱潮、果敢举措等。不过从这个角度写,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要由实及虚,从自然的潮声联想、感悟到生活、思想之潮声,虚实结合,可使行文自然感人;二是所写事物要有力度,具有“潮水”般的气势,它不是涓涓细流,那是婉约优雅的阴柔之美,潮声则是大气磅礴的阳刚之美,因此写情要惊天动地、写事要轰轰烈烈、写生活要波澜壮阔、写历史要跌宕有致;三不管是字面意思还是比喻意思,所写事物都应有起伏、涨落,否则也不切合题意。要从起伏中感悟到某种人生与社会规律,从而更好地对待生活,对待人生。
  写作此文容易出现的毛病有:
  一、不是扣住“倾听”的过程去写,而是泛泛而谈,记流水账。
  二、不注重挖掘题材的内涵,不能揭示出一定的哲理。
  三、潮声比喻不当,如将润物无声的母爱比作潮,在文中能写到亲情固然可嘉,但亲情是温馨的,是绵长的,它不是狂热的,够不上“潮”的力度。
  四、滥用小标题,使文章支离破碎,华而不实。
  【佳作示例】
  (一)记实抒情类:
  倾听潮声
  江苏省射阳中学301班    高晔京
  黄海之滨的小城在潮声中醒来,又在潮声中睡去。
  看着澎湃的潮水渐渐退去,心中有些失落,又有些兴奋。失落的是我还余兴未尽,兴奋的是来日的潮水更将令人神往。对于小城中的人来说,潮水本应不足为奇,但我却无比兴奋。也许是我的世界太小太小,无法将这广阔的潮水装入其中,但这一次相识就足以铭记一生。
  这是我第一次如此近地观看大海,然而,我所见到的不是想象中的汹涌澎湃白浪滔天的大海。它很静,静得让我以为它就是家门前的那条小河,但却无比深邃,仿佛已经将世间一切融入其中,真的是“星汉灿烂,若出其里”,也许一个小小的触动就会让它迸发出震慑人心的力量。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