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5小题,约6880字。
相城区2007—2008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测试卷
初 三 语 文
本试卷共25题,满分13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题 号 1—3 4—6 7—11 12—14 15—16 17—19 20—24 25 总 分
得 分
第一部分 (共26分)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
(péi)_______偿 陶(yě) ________ 无精打(cǎi)_______ 一(chóu)_____莫展
2.下面的句子中每句都有两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填入表中,然后改正。(4分)
①我开始了解度越沙漠者望见绿洲的欢喜,航海的冒险家望见海面飘来花草的茎叶的欢喜。
②这大大小小、不记其数的群峰,竞是日晒雨淋、水流侵饰这些大自然的能工巧匠“雕刻”“装饰”的结果!
错别字
改 正
3.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在括号内的横线上填写相应的作家、作品。(10分)
①竹外桃花三两枝, 。 (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
② ,春风不度玉门关。 (王之涣《凉州词》)
③无可奈何花落去, 。 (晏殊 《浣溪沙》)
④ ,千树万树梨花开。(_________《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⑤关关雎鸠, 。 ,君子好逑。 (《诗经 关雎》)
⑥ ,志在千里;烈士暮年, 。 (曹操《 》)
⑦ ,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 。(吴均《与朱元思书》)
⑧ , ,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范仲淹《岳阳楼记》)
4.调整下面句子中画线部分的语序,并使短语格式协调一致、匀称整齐。(2分)
感慨动荡不安的时局,壮志难酬情怀的抒发,田园边塞的风光描写,同情人民生活的疾苦,使得唐代诗歌内容丰富多彩,为唐代诗歌营建我国文学史上的辉煌殿堂奠定了坚实的基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奥运会主题口号是奥运会理念和举办国文化的高度凝练。下列是近几届奥运会的“口号”,你喜欢哪一个口号,并说说你的理由? (2分)
2004年雅典夏季奥运会 Welcome Home 欢迎回家
2006年都灵冬季奥运会 An Ever Burning Flame 永不熄灭的火焰
2008年北京夏季奥运会 One World One Dream 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
答:
6.阅读下列材料,写出探究结果。(4分)
材料一:西风东进,洋节流行,捧为时尚。据调查:在中国人喜欢的洋节中,排名前几位的是:圣诞节、母亲节、情人节、愚人节。中国人喜欢过洋节,其动机大致如下:表达感情(亲情、友情、爱情);凑凑热闹,轻松一下;为了“赶时髦”……
材料二:中国文化年活动在法国的成功举办,让法国民众真切地感受到了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独特魅力,由此在法国掀起了一股“中国热潮”。
(1)用简洁语言综合概括上面两则材料的主要信息。(2分)
答:
(2)“中国文化年”的成功举办为我们应对“洋节流行”提供了怎样的启示?(2分)
答:
第二部分 (共44分)
阅读《醉翁亭记》中的三段文字,完成(7—11)题。(13分)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滁,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冽;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