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查看预览图
共10张。有教案,约3800个字。
  《阿里山纪行》说课稿
  兴仁初中李富群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你们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苏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八年级语文上册“江山多娇”单元中《阿里山纪行》第一课时,下面,我将从教学设计理念、教材的分析、教法学法与教学手段、教学程序几方面介绍本节课的教学构想。
  一、教学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对初中学生的阅读技能的要求是:“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养成默读习惯,有一定的速度;能熟练地运用略读和浏览的方法;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能说出自己的体验“。《课程标准》还指出:“阅读是语文课程中极其重要的学习内容,它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为此,《阿里山纪行》教学过程帮助学生掌握一般的阅读技能,掌握朗读、默读、浏览等各种方法,让学生在与文本充分对话基础上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的阅读。提倡教师与学生的学习方法相互作用,共同对话,借助语文思想方法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围绕认知冲突,更好的解读文章,提高能力,从而建构新知识。
  二、教材的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阿里山纪行》是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江山多娇”单元主题下的一篇游记。云山苍苍,江水茫茫,读山品水,意味深长。人们游历名山大川,控访名胜古迹,领略风土人情,能够开阔胸襟,娱悦心灵,启迪智慧,唤醒无限美好的情感体验。
  教材中安排这样一个单元,主要目的是为了要通过朗读、品析,让我们跟随作者一起去登山临水,体会江山的美丽多娇,爱我中华,爱我世界美好情感。
  《阿里山纪行》是当代作家、文艺评论家、美学家吴功写的一篇游记。这篇游记通过移步换景,形象地描绘了游览阿里山所风的迷人风光,抒发了作者独特的感受,由衷地赞美了“阿里山的风光美如画”,赞扬了台湾人民的生态意识和利用生态发展旅游的理念,含蓄地表达了两岸人民的心融合起来的共同愿望。
  2、教学目标
  依据教学大纲,结合新课程理念,在确定教学目标时不但要力求“胸中有纲”,更要“目中有人”,即坚持以育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学生终身学习能力作为课堂教学的价值取向为本。由此确定本节课教学目标如下:
  知识与技能目标:
  a、学习移步換景的表现手法
  b、帮助学生掌握一般的阅读技能
  c、培养学生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的能力
  d、会写一般描写景物的记叙文。
  过程与方法目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模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阿里山的如画风光,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3、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a. 体会江山的美丽多娇,爱我中华、
  b. 了解课文移步换景
  难点:
  a. 学会写参观游览的文章。
  b. 学会如何向游人介绍当地的景物。
  三、教法、学法与教学手段
  本节课在教法上,体现教师的“启发引导”,在学法上,立足文本“自主合作,探索发现”,达到每个学生都有所发展的目的。在教学过程中立足于让学生去理解,去感受,去发现,去创新,避免用教师的思维代替学生的思维。
  教学手段上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启发学生思维,丰富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
  四、教学程序
  课前布置预习:
  课前诵读全文,自行解决字词障碍,并能复述课文内容,为课堂教学作准备
  (一)创设情境
  同学们,祖国的大地山川气象万千,家乡的山山水水也美丽非凡。一年之中,风光流转,阴晴雨晦,丽日蓝天,真是美不胜收。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