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610字。
十九、过秦论
贾谊
教学目标:掌握有关的文化常识,积累文言实词。
学习课文欲抑先扬、铺陈夸张、反复、对比的表现手法。
明确历史兴亡取决于民的思想。
教学重点:学习课文欲抑先扬、铺陈夸张、反复、对比的表现手法
掌握制、亡、利、因、遗、度等一词多义,通假字,古汉语特殊句式
教学难点:欣赏文章以赋文特点、铺张扬厉、气势沛然地进行说理的艺术特点。
课时安排:四课时
一课时:
教学目标:了解贾谊及写作背景,熟读课文
一、导入:由李商隐《贾生》导入,引出贾谊不受重用、怀才不遇的遭遇。
贾生
李商隐
宣室求贤访逐臣,
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
不问苍生问鬼神。
二、作者简介:贾谊(前200-前168),西汉政治家、文学家,世称贾生,洛阳人。少时即因博学能文称于郡中,20多岁召为博士,被文帝赏识,提拔为太中大夫。主张改革,因遭周勃、灌婴等权臣谗毁,被贬为长沙王太傅。在去长沙途中,贾谊写下了力作《吊屈原赋》。四年后,被召回朝,拜为梁怀王太傅。在此期间贾谊又多次上疏,对抵御匈奴、发展农业生产、削弱诸侯王的势力等问题,提出过许多很有见地的意见。公元前169年,梁怀王入朝时坠马而死,贾谊感到自己作太傅没有尽到责任,哭泣一年有余,抑郁而终,年仅33岁。
贾谊所著的政论文以《过秦论》、《陈政事疏》、《论积贮疏》最为有名。
三、背景简介:战国时代,随着生产方式的深刻变化,各诸侯国纷纷进行改革,国力逐渐强大,随之而来的是诸侯国之间旷日持久的兼并战争。“争城以战,杀人盈城;争野以战,杀人盈野”(《孟子·离娄》),给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灾难。秦统一天下后,人民希望休养生息,过和平宁静的生活。但是,秦始皇为了保持其政权,为了过骄奢淫逸的生活,不仅严刑苛法,焚书坑儒,而且行封禅大典,造阿房宫。上面为穷奢极欲而横征暴敛,下面因戍役无期而民不聊生,终于引发了陈胜、吴广起义,葬送了秦王朝。
汉文帝时期,是封建时代的所谓“盛世”,即“文景之治”的前期。这时,由于秦末衰敝的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人民生活得到相对安定,社会呈现出繁荣的景象。但是随着社会财富的增加,统治阶级中“淫侈之俗,日日以长”(贾谊《论积贮疏》)权贵豪门大量侵吞农民土地,逼使农民破产流亡。同时,刑罚苛重,民不聊生。苛重的压迫剥削和酷虐的刑罚,使阶级矛盾日渐激化。而汉文帝周围一些权贵却对此视而不见,说什么国家“已安已治”。这使得怀有改革时政抱负的贾谊深为不安。为了向汉文帝说明政治形势的严重性,他从关乎汉王朝兴亡的角度,写下了《过秦论》,通过论史讽喻委婉地批评当时的政治,用秦王朝灭亡的教训,以引起汉文帝及上层统治者的警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