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5480字。
诗歌鉴赏——分析表达技巧专项训练学案
设计:茹清平
分析技巧型
设题方式:这首诗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设题变式: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
答题思路:这首诗运用(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技巧,写出了(意象)的(某某)特点(或: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图景),表达了(某某)思想、感情。
例:阅读下面两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齐安郡中偶题(其一)杜牧
两竿落日溪桥上,半缕轻烟柳影中。
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
暮热游河池上 杨万里
细草摇关忽报侬,披襟拦得一西风。
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
问:这两首诗都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刻画“荷”的形象?请指出两首诗中“荷”所表现出来的不同情感特点,并作简要分析。
答:拟人表现手法。(步骤一)前一首的“绿荷”有“恨”而“背西风”,(步骤二)含有诗人之恨,表露了伤感不平之情,基调凄怨低沉。(步骤三)后一首的“荷花”被西风吹动而躲藏于荷叶之中,似是“愁热”,却呈现娇羞之态,(步骤二)表露了作者的怜爱喜悦之情,基调活泼有趣。(步骤三)
专项训练
1.最后两句诗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表现了行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春 尽
(宋)郑獬(注]
春尽行人未到家,春风应怪在天涯。夜来过岭忽闻雨,今日满溪俱是花。
前树未回疑路断,后山才转便云遮。野间绝少尘埃污,惟有清泉漾白沙。
[注]作者曾任翰林学士,后被新党所恶,宦途失意,屡遭贬谪。
2.诗人为什么要以“孤桐”作为本诗的标题? 请简要谈谈你的看法。(4分)
孤 桐(王安石)
天质自森森,孤高几百寻。凌霄不屈己,得地本虚心。
岁老根弥壮,阳骄叶更阴。明时①思解愠②,愿斫五弦琴。
[注]①明时:政治清明时代。②愠:疾苦,怨愤,
3.诗的前三句和第四句在抒情方式上有什么不同?两者之间有什么联系?(4分)
送杜十四之江南
孟浩然
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渺茫。
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
4.把上下阕对照读,这首词主要是运用什么艺术表现手法来抒情的?试作具体分析。
蝶恋花
王 诜
小雨初晴迴晚照。金翠楼台,倒影芙蓉沼,杨柳垂垂风袅袅。嫩荷无数青钿小。
似此园林无限好。流落归来,到了心情少。坐到黄昏人悄悄。更应添得朱颜老。
注释:作者因苏轼遭文字狱而受牵连被贬谪外放,七年后才回到汴京,妻子早已病故,自己也已垂老,这首词写于他回到汴京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