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600字。
《药》要点讲解
英国培根说过:“读史可以使人明智,读诗可以使人灵秀,伦理学可以使人庄重,修辞学可以使人善辩,逻辑学可以使人敏锐,凡有所学皆成性格。”那么读小说呢?我们经常阅读小说,小说至少有一个功能即使人放松、愉悦。但读鲁迅先生的小说,我们不会有愉悦的感觉的。不知同学们在读完《药》之后的第一感觉是什么。有的同学回答说是:“难懂。”有的是“压抑”,还有的同学说“冷”,还有同学说是“血”。我觉得同学多多少少都进入了阅读《药》的状态。读小说珍视自己的第一感觉,很重要、很可贵。能带着想像和疑问进入小说所设置的情境中,才能贴近作者,贴近小说中的人物。
《药》出自鲁迅先生的小说集《呐喊》。在小说中,他非常擅长抓取反映人的生存状态的细节,善于营造氛围,为主要人物画像,为众生画像。关注细节,也是阅读小说的关键。
围绕着“药”,全文共有四个部分,依次可以命名为“买药”“吃药”“谈药”“上坟”。
文章中有许多的重点语句值得玩味,阅读的过程应该不断地给自己提问,并寻求解答。
例如:
1、华大妈在枕头底下掏了半天,掏出一包洋钱,交给老栓,老栓接了,抖抖的装入衣袋,又在外面按了两下;便点上灯笼,吹熄灯盏,走向里屋子去了。
为什么会“掏了半天”?表明这包钱对这小户人家的重要,这是救命的钱,攒起来不容易。“抖抖的”表明老栓内心的紧张;“按了两下”:一定要确认钱放妥帖了才敢出门。
这一系列细节,一方面交代了这户人家生存状态中的窘况,也表明此次买药对这一家人而言是一次重大行动,表明对药寄予的期望之大,投入之多。
2、“天气比屋子里冷得多了,老栓倒觉爽快,仿佛一旦变了少年,得了神通,有给人生命的本领似的绮礁裢飧咴丁!?BR>
“给谁生命”?是自己的儿子小栓,他确信此行会让儿子获得新生。
“本领”是什么样的本领?其实是去买人血馒头,这里面有生命的消失,但老栓不管这些,只关心着儿子的病。
3、“这给谁治病的呀?“老栓也似乎听得有人问他,但他并不答应;他的精神,现在只在一个包上,仿佛抱着一个十世单传的婴儿,别的事情,都已置之度外了。他现在要将这包里的新的生命,移植到他家里,收获许多幸福。
“这给谁治病的呀?”可见这样的事情已经发生过不止一回了。
“别的事情”可能有死者与其亲人的悲哀,老栓已全然不顾。
“新的生命”其实是革命者刚刚牺牲的生命。
从上面几段文字中,我们可以感觉到,华老栓作为父亲无疑是慈爱的,但这慈爱中也包含着愚昧和冷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