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2题,约9820字。高一年级下学期6月月考
  语 文 试 题
  (范围:第四单元、第六单元)
  说明:本试卷分第I卷和第II卷两部分,第I卷42分,第II卷108分,共150分,答题时间150分钟。
  第I 卷(共42分)
  一、(每题3分,共30分)
  1.选出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    (    )
  A.缜密(shèn)   斟酌(zhuó) 岑寂(cén)    锱铢必校(jiào) 
  B.文牍(dú) 吝啬(sè)       蕴藉(jí)     咬文嚼字(jiáo)
  C.下榻(tà)     铁砧(zhēn)     窸窣(sū)     得意忘筌(quán)
  D.回溯(sù)   高擎(qíng)     笏板(hù)     矫揉造作(jiāo)
  2.下列词语中,字形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
  A.提炼      岑寂     滥调     垂涎三尺    旁证博引
  B.衔接      诙谐     变幻     原形必露    老羞成怒
  C.招徕      嘉宾     洗练     萧条冷落    熟能生巧  
  D.攫取      迥然     富饶     消魂勾魄    毋庸赘言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
  ①教学中教师要不断    教学语言艺术,创设民主、宽松、和谐的课堂环境,用精湛的语言使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乐学、会学、善学。
  ②为了适应时代发展和教育改革的需要,必须努力改进我们的教育教学方法,给孩子们    宽松的学习氛围,这对孩子的“减负”和他们今后的成长发展尤为重要。
  ③这篇通讯是全省《今日自治地方》征文的应征作品,发表后被评为征文一等奖。此文的采写使我对如何写好新闻,尤其是如何使新闻主题在    中得到深化,有了新的领悟。
  A.提炼   创造   锤炼              B.锤炼   创造   提炼
  C.提炼   营造   锤炼              D.锤炼   营造   提炼
  4.下列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有些人有时候表现为自欺欺人,过高地估计自己的学识能力水平,因而生怕别人不知道,这是学疏才浅的表现。
  B.一位总理在就任欧盟执行主席前夕,就被一份极有影响力的政治杂志骂得狗血喷头,他怎能不老羞成怒
  C.特别是在国内各菜系纷纷涌入,外地小吃遍地开花的今天,潮菜如何扬长避短、推陈出新成了业内人士关注的话题。      
  D.平实、不矫揉造作是影片塑造人物最大的特色,也是影片最大的亮点,也正因为这样才让影片散发出无穷的魅力。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在技术革新中,公司组织有关人员围绕以提高产品质量为中心,对工艺设计、设备保养和质量检测等部门进了整顿。
  B.广东国投破产事件暴露了中国金融业的风险隐患,为非银行金融机构经营管理提供了教训,向我国金融业敲响了警钟。
  C.将于7月份推出的“市民卡”,除包含现行“社保卡”所具有的医疗、养老等保险功能外,还可享受各类公共服务。
  D.如果美术工作者看不到儿童自身发展的主动性,过早地让他们接受专业绘画知识,那么就会变成束缚儿童发展的枷锁。
  6.下列各项中最适合填在横线上的一项是   (    )
  某校邀请著名学者刘教授来校讲学。在向全校师生作介绍时,校长的话中有这样一段:“刘教授是我校的校友,他长期从事学术研究,成果丰富,贡献卓著,去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
  A.这既是他本人的荣耀,也是敝校的荣耀
  B.这既是他的光荣,也是我们学校的光荣
  C.这既是本校的自豪,也是他本的自豪
  D.这既是他的骄傲,也是全国人民的骄傲
  7.下列标点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看这些实例,“你这什么”倒不仅是“坚决的判断”,而且是带有极端憎恶的惊叹语,表现着强烈的情感。
  B.然而天才的杜甫却宁愿省掉“木叶”之“叶”而不肯放弃“木叶”之“木”,这道理究竟是为什么呢?
  C.这一方是包孕着不尽梦幻的无,而那一方却是受到限制的、不充分的有,哪怕它是何等地精妙绝伦。
  D.我是相信进步的人——虽然并不像寓言里所说的苍蝇,坐在车轮的轴心上,嗡嗡地叫道:“车子的前进,都是我的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