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1题,约10170字。2008年高三年级模拟测试
  语 文 试 题
  注意事项:
  1.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2. 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的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 请将第II卷答案用黑色签字笔写在答案纸规定的位置上。
  第Ⅰ卷(共36分)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加点字读音完全不相同的一项是   (    )
  A.皈依  扳本  大阪  贩卖   如丸走坂   
  B.深邃  恣睢  精髓  唐雎   半身不遂
  C.渣滓  桑梓  床笫  訾议   兄弟姊妹   
  D.琵琶  芭蕉  枇杷  把势  艺苑奇葩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字的一项是   (    )
  A.座落  身体力行  出人投地  喧宾夺主 
  B.肮赃  厉行节约  剑拔弩张  官复元职
  C.班驳  众志成城  鞭辟入里  追本溯源 
  D.碟片  计日程功  百尺杆头  殉情枉法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①孩子无节制地玩网络游戏,作为父母应适当加以       。
  ②面对突如其来的事件,当地政府     了一级应急预案。
  ③终于回到了魂牵梦绕的家乡,再次走在熟悉的街道上,     想起了许多童年的往事。
  ④      塑料购物袋之所以形成习惯,主要是因为背后有一个完整利益链:消费者得方便,商家免费送袋吸引客流,厂家也有生产利润。
  A.干预   启动   不免   滥用       B.干涉  启动  难免   乱用
  C.干预   起动   难免   滥用       D.干涉  起动  不免   乱用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
  A. 四川汶川大地震使数以万计的人民失去了安身立命之所,全国人民积极行动起来捐款捐物,毁家纾难,帮助灾区人渡过难关,早日重建美好家园。
  B. 在伊丽莎白正式确认自己将不再回到中国执教之后,老帅商瑞华经南勇极力游说,临危授命,担任中国女足新任主帅。
  C. 演播室里于丹老师口若悬河,坐而论道三个小时,在她面前,“大哥”成龙倒像个小学生,单手托腮仔细聆听,完全折服了。
  D. 中国的改革开放取得了辉煌的成就,物质匮乏的时代一去不返,老百姓的文化追求,也水涨船高,参加高层次高品位文化活动的人数与日俱增。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奥运火炬传递活动的启动,奏响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精彩序曲,标志着北京奥运会筹备工作已进入最后的冲刺阶段。
  B. 残疾后的他却忘不了山里娃对读书的渴望,18年来妻子李正洁用自己坚强的脊梁背起他风雨无阻为山里孩子授课。
  C. 尊重事实,追求真理是专家的天职,任何违背科学真理的行为都应成为其禁区都不可踏入。
  D. 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08年会”上,国家统计局局长谢伏瞻提出了“防止务工收入快增长,降低由劳动力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压力”的建议,舆论普遍提出质疑。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生态美学的学科依据
  李晓林
  生态美学的研究对象应该是生态学和美学各自研究对象的交叉部分,即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生态学研究生物与其环境的关系,美学研究人与现实(自然、社会、艺术)的审美关系。生态学和美学的结合点在于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生态学研究物种之间的共生关系,也包括人与其环境、与其他物种关系的和谐。人与自然和谐也是美学的研究对象,生态美学不仅研究人和自然的和谐关系,而且研究人和自身的和谐关系。
  从学科性质上,生态美学的最终落脚点在美学,而美学的最终依据在哲学,也就是说,我们必须为生态美学找到其哲学依据。中国《周易》及道家思想、古希腊前苏格拉底哲学、印度《奥义书》等人类早期的哲学、宗教典籍里蕴涵了万物生成的思想。老子认为人和万物拥有同一个来源,那就是“道”,庄子也主张物我合一的自然哲学。人与万物同构、同源、同具有道性或神性,这是生态美学得以成立的哲学基础。首先,人与万物交换能量,人需要阳光、水、空气、食物,如果这些被污染被破坏,必然殃及人类自身。人的生命得以延续,时刻离不开自然界,所以人类应该节约能源,减少污染。其次,人与万物交换信息。人情感反映都是在与万物共在中发生、发展的,而不仅是人类改造自然的结果。再次,人与万物的关系不可能是主体与客体的关系,而在于我与你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