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1小题,约7100字。有答案。
  绝密★启用前
  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二)
  语   文
  (贵州、黑龙江、吉林、云南、甘肃、新疆、内蒙古、青海、西藏)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1至4页,第Ⅱ卷5至 9页。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在答题卡上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帖好条形码。请认真核准条形码的准考证号、姓名和科目。
  2.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 本试卷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 给出的四个悬想中,只有一项符合要求。
  一、(12分,每小题3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迸发(bèng)  不掘不挠(ráo)  怆然(chuàng)  婀娜多姿(ē)。
  B.跻身(jī)     岿然不动(kuī)  女娲(wō)     谆谆教导(zhūn)
  C.恫吓(xià)  病入膏肓(huāng)浣衣(huàn)   神情尴尬(gà)
  D.粗糙(cāo)    徘徊观望() 糟粕(pò)     锲而不舍(qiè)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 新来的王老师为人不苟言笑,同事们一般都产跟他嘻嘻哈俣,只有谭校长有时还会跟他开点无伤大雅的玩笑。
  B.近几年,来中国演出的外国艺术团络绎不绝,不过人们对俄罗斯芭蕾舞团的《天鹅湖》还是情有独钟,屡看不厌。
  C.美国博物馆的收费可谓各尽所能:有的一部分收费,有的分时段收费,还有的是否交费、交费多少由参观者自行决定。
  D.中、日、韩三国参加这次围棋比赛的运动员,水平都在伯仲之间,谁能胜出,就要看谁具有更好的竞技状态和心理素质了。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金乌炭雕工艺精湛,采用纯天然颜料着色,具有高雅、时尚、个性的艺术享受,还能吸附有毒有害气体,是一种环保艺术品。
  B.该县认真实施“村村通”这一全省规划的八件实事之一,到10月底,在全地区率先解决了农村百姓听广播看电视难的问题。
  C.中俄两国元首在致辞中一致表示,要以举办“国家年”为契机,增进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友谊,深化两国各领域的交流合作。
  D.听说博士村官潘汪聪要给大家讲农技课,大家兴致很高,还没到时间,村委会会议室就挤满了很多村民来听课,场面好不热闹。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铁路客车动车组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控制技术。          ,          ,          ,
  ,          。列车防火系统也很先进,重要设施都附有防火装置
  ①并与地面通讯,实现地面对列车的监控    ②能实现对动车组各个系统的控制
  ③一旦出现异常情况,动车组即可自动减速或停车  ④同时对系统进行监视和故障诊断
  ⑤无需人为干预
  A.②①⑤④③    B.②④①③⑤    C.⑤④③②①    D.⑤④①③②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在明王朝统治中国的276年间,白银经历了一个不同寻常的货币化过程。明初,明朝禁用金银交易,到了明后期,白银则已经通行于全社会。迄今为止,对于这一货币化过程,中外学术界无不以《明史》正统初年明英宗“弛用银之禁”、“朝野率皆用银”的诏令为根据,以为是朝廷推行的结果。实际上,明代白银的货币化是自民间开始,到明英宗以后才逐渐为官方认可、自上而下地展开。随着白银成为合法货币,白银迅速渗透到了社会的每一个角落,使得市场前所未有地活跃起来。到了嘉靖年间,整个中国对白银产生了巨大的需求,标志着这一货币化过程基本完成。
  此时,一方面明朝国家财政白银入不敷出,另一方面从皇族到平民都有对于白银的大量需求。在国内白银开采和供应远远不能满足要求的情况下,人们开始将寻求的目光投向海外。中国外来白银最早的源头是日本,虽然日本出产的金银在16世纪中叶以前就有向外出口的记载,但那时日本向中国输出的主要是刀剑、扇子、屏风、硫磺等。情况的转变是自16世纪40年代开始的。当时,来自中国福建、广东、浙江的船只不断到到日本九州。它们的目的不再以物易物,而是以物易银。有需求就有开发和供给。也正是这一时期,日本银矿的开发得到了迅速发展,16世纪后半叶日本的输出品中,白银独占重要地位,而对中国丝与丝织品的巨大需求,则构成了银产量激增的日本方面的原因。在美洲方面,当西方走向世界寻求财富时,最早寻找的是黄金,但也是从16世纪40年代开始,西班牙在美洲转而开采白银且产量激增。当时达到菲律宾的西班牙人几乎立刻了解到中国商品对于他们的意义,立即开始与中国海商的贸易。美洲白银不仅从马来西亚流向中国,带动了整个东南亚贸易。也从欧洲运至印度,再流到中国,以换取中国的丝绸、瓷器、水银、麝香、朱砂等。从1540年到1644年这一百年间,日本白银产量的绝大部分和美洲白银产量的一半流入了中国,葡萄牙学者加良斯•戈迪尼奥因此将中国形容为一个“吸泵”。
  明代白银的货币化,意味着中国由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走向商品经济转变,同时也使中国更多更主动地走向世界。以贵金属白银为征象,明代中国与两个历史转折的开端相联系,一个是中国古代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的开端,另一个就是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开端。
  (摘自万明《明代白银货币化:中国与世界连接的新视角》)
  5.下列对于“明代白银货币化”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由于初朝廷禁用金银进行交易,因此白银货币化的进程并没有开始。
  B.正统初年明英宗颁布“弛用银之禁”的诏令,表明白银开始货币化。
  C.明代白银货币化虽然是从民间开始的,但后来朝廷的推行加快了它的进程。
  D.明代嘉靖年间,整个中国对白银的巨大需求促使白银成为了合法货币。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