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有23道题,约7520个字。
  昌乐县2008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二
  (卷Ⅰ)
  注意事项:
  1、 本试题分卷I和卷II两部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卷(卷II)对应的题号处。
  2、 试题内容分为积累与运用、阅读、写作三大板块,共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3、用钢笔或圆珠笔答卷,字迹要清楚,卷面要整洁,不允许用涂改液和胶条。阅卷时可根据书写情况给予1——5分的卷面分,总分不超过120分。
  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20分)
  一、(20分)
  1、阅读下面这段文字,完成相应有练习。
  ①这一刻,大江南北,长城内外,神州共悲;这一刻,山峦无语,江河呜咽,举国同哀!为四川汶川大地震中我们同胞失去的生命,为四川汶川大地震中我们同胞遭受的灾难……
  ②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第一次为严重自然灾害造成重大伤亡举行的全国性哀悼活动,也是第一次为自然灾害中lí()难同胞降半旗A(志哀致哀)。
  ③我们向遇难同胞()B(志哀致哀),向那些在黑暗中寂灭的生命()C(志哀致哀)!截至5月19日12时,汶川大地震已造成34073人遇难,而这冰冷的数字还在无情地增长。他们是父亲、母亲、儿女、兄妹,是我们血脉相连的骨肉同胞,是共和国无法割舍的zhì()爱。这份痛楚,将由13亿中国人共同承受;这份哀伤,将由中华民族一起分担。
  ④我们向遇难同胞致哀,向那些与死神不曲抗争的生命致敬!汶川大地震,是对脆弱生命的无情催残,也是对生命意志的永恒见证。残垣断壁之下,多少生命依靠顽强的信念苦苦支撑,不管是否创造了生命奇迹,但他们都与死神博斗过,与命运抗争过。他们的执着,他们的不屈,他们的坚韧,他们的渴望,都将作为人类的共同记忆,永远留存在我们的生命里。
  ①.看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2分)
  呜咽()lí()难遇难()zhì()爱
  ②.从句④中任选两个错别字改正。(2分)应改为应改为
  ③.为②③句话选词填空。(2分)A         B         C       
  ④.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1分)
  A.中国政府怀疑达赖是西藏"3•14"严重暴力犯罪事件的幕后策划者不是空穴来风,而是事出有因。
  B.这也许是一种取巧的写法,但似乎也无可厚非,因为谁也不能规定必须怎样写。
  C.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结果表明:陈水扁已成为“昨日黄花”,新当选的马英九是明日黄花。
  D.当然,基金经理陈戈也是不孚众望,为投资者创造了长期而持续的业绩。
  2.下面这段文字有三句话,各有一处语病,请加以修改。(3分)
  ①我店刚到新近出版的长篇小说《春天》,地点在二楼文学作品专柜出售。②通过对该书的阅读,使我们可以想起那个20世纪70年代的岁月。③本周六,我们将特邀作家张明对读者签名售书,望广大读者互相转告。
  3.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最恰当的语句是(   )(2分)
  北京奥运会圣火在法国巴黎传递时,中国残疾运动员火炬手金晶,在“藏独”分子数次袭击下,牢牢护住祥云火炬。她坐在轮椅上奋力抵抗的场面感动了千万中国人。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对此发表评论:奥运圣火是友谊、团结的象征,“藏独”分子的不法行径,                 。
  A.既然没有让圣火象征和平的形象受到破坏,就使他们的丑恶嘴脸暴露无遗。
  B.尽管没有让圣火象征和平的形象受到破坏,却使他们的丑恶嘴脸暴露无遗。
  C.因为没有让圣火象征和平的形象受到破坏,所以使他们的丑恶嘴脸暴露无遗。
  D.不但没有让圣火象征和平的形象受到破坏,反而使他们的丑恶嘴脸暴露无遗。
  4、根据语境,在下列横线上写出相应的古诗文名句。(三题只选两题作答,共4分)
  ①《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借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蕴含哲理,至今还常常被人引用的诗句是,。
  ②国学大师王国维先生说过:“一切景语皆情语。”“蒹葭苍苍,。,在水一方。”(《诗经•蒹葭》)便是于浓浓的秋凉中折射出人物淡淡的凄婉之情。。
  ③《诸葛亮集》中有这样的话:“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这与《出师表》中的“,”两句所要表达思想是一致的。
  5.综合性学习。(4分)
  5月12日14时28分,一场突如其来的8.0级大地震,震痛了四川,震痛了整个中国!从那以来发生的种种事件,相信你一定刻骨铭心,永世难忘,下面请你参加以下实践活动。
  ① 写出最令你感动的一件事(或一句话),并说明感动你的原因:。(2分)
  ②相信你所在的地区或学校都为此而举行了一系列的相关活动,你们进行的活动是,请你为这次活动拟一条宣传标语(不超过15个字,用语生动,有鼓动性)(2分)
  第二部分阅读(40分)
  二、 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6—7题(4分)
  赋得暮雨送李曹
  (唐)韦应物
  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
  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
  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
  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
  【注释】建业:指现在的南京城。海门:指当时的长江入海口海门县。②浦树:水边的树。③含滋:湿润,带着水气。④散丝:雨丝。
  6、情哀则景哀,情乐则景乐。全诗四联,诗人联联紧扣一个“”字,表达了送别友人时的情感。(2分)
  7、下边对诗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这是一首送别诗,写暮雨中诗人送挚友李曹时的离愁别绪。
  B. “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明写细雨湿帆,帆湿而重,飞鸟入雨,振翅不速;但“迟”、“重”二字暗藏深意。
  C. 从结构上说,以“微雨”起,用“散丝”结,前后呼应;全诗四联,一脉贯通,浑然一体。
  D.“沾襟比散丝”极写霏霏暮雨把诗人的衣服都淋湿了。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