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6890字。21题。有答案。 
  绝密★启用前
  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四川卷)
  语  文
  第Ⅰ卷
  本卷共 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相同的一组是
  A.中肯/中意     穿着/歪打正着    得心应手/应接不暇
  B.创伤/重创     桂冠/弹冠相庆    好大喜功/乐善好施
  C.供稿/供应     涤纶/羽扇纶巾    厚古薄今/日薄西山
  D.解数/解读     寒舍/退避三舍    曲径通幽/曲尽其妙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有的父母习惯在饭桌上表扬或批评孩子,一边吃饭,一边轻描淡写地说几句,显得不够重视,孩子也没听进去,效果自然会差一些。
  B.“迎奥运文明礼仪之光•北京欢迎您”展览,以漫画和歌谣这些人民大众喜闻乐见        的艺术形式为载体,展现了北京的名胜古迹、市容新貌。
  C.微笑像和煦的春风,微笑像温暖的阳光,它蕴涵着一种神奇的力量,可以使人世间        所有的烦恼都焕然冰释。
  D.今天我们提倡的创新,并不是要抛开先哲时贤的成果另起炉灶,而是要站在前辈的      肩膀上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进,并努力超越前人。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从调查的结果来看,该校学生的课余活动主要有班级野炊、年级文体比赛、校际联        欢会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B.教育在综合国力的形成中处于基础地位,国力的强弱越来越多地取决于劳动者素质        的提高,取决于各类人才培养的质量与数量。
  C.市政府决定配合奥运项目的实施,重点抓好地铁建设、危旧房改造、污水处理等工      程工作,加快现代化大都市建设的进程。
  D.学习方法可能因人而异,但勤奋、努力等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合理的时间安排却是每        个想取得成功的学生所必须具备的。
  4.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人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它要求一个人应有高尚的道德追求
  ②勇于承担对他人、对社会的道德义务
  ③是做人的尊严、价值和品质的总和
  ④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⑤是指人与动物相区别的内在规定性
  ⑥做到自尊、自爱、自强、自律
  A.③⑥①④⑤②         B.③⑤①②③④
  C.⑤②①⑥④③          D.⑤③①②④⑥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目前,我国“煤变石油”的产业化进程正在有序进行之中。也许有人会问,煤和石油,一个是黑乎乎的固体,一个是油亮亮的液体,两者从形态上看似乎并无相同之处,为什么要将煤转化为石油?转化又是怎样实现的?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内能源消费需求量越来越大。由于我国对石油进口的依存度较大,所以国际油价上涨、中东政局变化等因素,都会对我国石油能源安全构成潜在危险。同时由于石油具有流动性好,便于开采、输送和使用的特点,近年来国内石油消费量的增幅大大超过了石油产量的增幅。而煤作为能源,与石油同属化石能源,只是由于古植物和地质条件的不同,最后生成的形态才与石油大不相同。从现有数据看,煤在我国的可开采量及供应年限远远大于石油。于是有人考虑将煤转化为石油,以满足国内市场对石油的需求。虽然“煤变石油”需要有足够的投入,但是从经济效益来看,这种考虑还是可行的。基于这样一些认识,人们开始研究各种转化方式,间接液化技术就是其中较为有效的方法之一。
  煤的间接液化过程可以分三步进行。第一步制取原料气。把经过适当处理的煤送入反应器,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通过气化剂使煤不完全燃烧,这样就能以一定的流动方式将煤转化成一氧化碳和氢气混合的原料气,灰分形成残渣排出。第二步进行催化反应。将制取的原料气净化,在催化剂作用下,让其发生化合反应,合成类似石油的碳氢化合物。在这个过程中,催化剂起着关键的作用。早些时候,国外有一家公司曾经研制出一种成分为铁、硅、钾、铜的产效比较高的催化剂,其所得化合物的组成为:汽油32%、柴油21%、石蜡烃47%。第三步对催化反应的产物进行进一步的提质加工。就如刚开采出来的石油一样,
  经过催化反应出来的油也有很多指标不合格,如十六烷值含量、硫含量、水分以及粘度、
  酸度等,所以还需要对它进行处理,使它达到合格标准,满足市场需要。目前,我国的这
  种“煤变石油”技术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大约每四吨煤可产出一吨油。
  (摘编自周清春《煤是怎样变成油的?》)
  5.下列关于我国“煤变石油”工程实施原因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国石油消费依赖进口,需求量不断增大,导致石油能源供给出现危机。
  B.煤与石油一样,都属于化石能源,但在我国煤的储量要比石油丰富得多。
  C.尽管成本相对比较高,但是从经济效益的角度看,煤变石油还是可行的。
  D.“间接液化”等技术的出现,为实现“煤变石油”的目标提供了技术保证。
  6.下列对煤的“间接液化技术”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经过适当处理的煤、具有一定温度和压力的反应器,以及气化剂,是制成原料气的        几大条件。
  B.催化反应中的化合过程,能够使原料气实现液化,是间接液化技术实施中的一个重要步骤。
  C.使用国外某公司研制的催化剂,那么可以32%的汽油、21%的柴油和47%的石蜡烃。
  D.“间接液化”是一个将煤加以气化,经净化后再借催化剂进行化合反应,最终生成油的过程。
  7.根据原文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国内石油能源消费存在着潜在的危险,应用煤的“间接液化技术”就是要彻底改变      石油进口的局面。
  B.人们更加偏好使用石油,所以国内能源消费中煤炭消费量的增幅,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