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560字。
碧波卧长龙当惊世界殊
——“杭州湾大桥”主题题型训练
陕西西安市阎良区武屯中学井永战
邮编:710089
电子信箱:ywddd@163.com
手机:13891946951
2008年5月1日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杭州湾跨海大桥建成通车,引起世人关注,相信有关这方面的语言材料,也会引起考试命题人的关注。为此,我们针对这个热点,设计了这个专项练习。
一、语言表达及运用
1、结合语境,填写名句。
————,—————。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似雪堆。
2.把下面这则消息改写成一句话新闻。(不超过15字)
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杭州湾跨海大桥于5月1日建成通车。这座全长36公里的大桥是一座由我国自行设计、自行管理、自行建造、自行投资的特大型交通设施。大桥北起浙江省嘉兴市海盐县,南止宁波慈溪市,桥面为双向六车道,设计时速为100公里。大桥通车后,宁波至上海间的陆路距离将缩短120余公里。这座跨海大桥的建成,将给整个长三角区域的发展将带来重大机遇。
3.给下面这则文字信息材料拟个题目。
●混凝土用量达到了245万立方米,相当于再造8个国家大剧院。
●用钢量达到了80万吨,相当于再造7个鸟巢
●工程的总投资额140亿元人民币,相当于21座武汉长江大桥,是国内有史以来投资额最大的桥梁。
●大桥最终采用的是斜拉索桥的设计,可以抵抗12级以上的台风。
●大桥的工程量和技术难度在我国桥梁建造的版图上还从没出现过,建设只用了3年零7个月的时间,整整比计划提前了8个月。
●整个大桥共有1844盏路灯,包括有雾灯。每盏灯安装了单灯控制模块,它的智能控制系统可以根据大桥上实际车流量来调整路灯亮度和路灯开启密度。这项世界独创技术,也是首次运用在道路、桥梁照明上。
4.根据下面这则报道,概括本段文字的信息要点。(不超过40个字)
杭州湾跨海大桥在建设的过程中,建设者们遇到了中国桥梁史上前所未有的困难,经历了19次台风、天文大潮、浅层气等恶劣条件的考验。建设者们进行了138项科研和技术攻关活动,申报了250多项自主创新成果,取得9项重要科研成果,其成果总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目前,已有6项关键技术通过了国家鉴定,创造了多项亚洲和世界建桥纪录:大桥深海区上部结构采用70米预应力砼箱梁整体预制和海上运架技术,架设运输重量从900吨提高到1430吨,顺利完成“世界第一架”;在国内第一次成功实施了“二次张拉技术”,彻底解决了大型混凝土箱梁早期开裂的世界性难题;采用整桩螺旋钢管桩,最大直径1.6米,单桩最大长度89米,横下来管内可走人,竖起来有30层楼高,如此巨大的“定海神针”,在国内外桥梁钢管桩中位居第一;在滩涂区浅层气,采用有控制放气的钻孔灌注桩,这一施工工艺在世界同类地理条件中尚属首创。大桥建设者们还在全国率先提出了“大桥设计使用寿命100年”的建设目标。
5.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这段文字的信息要点。(不超过50个字)
据杭州湾跨海大桥工程指挥部提供资料显示,大桥万余套照明灯具可以根据桥上实际车流量及时调整路灯亮度与路灯开启密度。一些过路司机认为,这一“智能”照明工程将极大地节约电力,从而降低能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