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1题,约10170字。永州四中2008年上学期高二语文第三次月考试卷
  本试卷共12页,七道大题,22个小题,共150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一、语言知识及运用(15分,每小题 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
  A.作揖(yī)   夙愿(sù)   笑靥(yǎn)   乳臭未干(xiù)  纵横捭阖(bǎi)
  B.赡养(shàn) 债券(juàn) 堆砌(qì) 孽根祸胎(niè) 掎角之势(jǐ)
  C.誊写(ténɡ) 打烊(yànɡ) 商榷(què)   锲(qì)而不舍   载歌载舞(zài)
  D.聒噪(ɡuō)  压轴(zhòu)褶皱(zhě)削足适履(xuē) 杀一儆百(jǐnɡ)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收敛 蛰伏 加官晋爵 顶礼膜拜
  B.央浼 修葺 板上走丸 责无旁贷
  C.垓心 羸弱 坚如磐石 怨天忧人
  D.陷阱 宣泻 喋喋不休 贻笑大方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
  A.为弘扬董门绝学,董公摒弃门户之见,打破先祖不传外姓的常规,开门授徒,一时虔诚求师者甚众,可谓桃李盈门。
  B.几年来,珠海和澳门以水为纽带,同规划,同建设,同调度,同发展,使得一衣带水的手足之情不断加深。
  C.两会期间,代表、委员们对驻地工作人员具体而微的服务十分满意,某酒店大堂的墙壁上贴满了委员们写给酒店的感谢信。
  D.作为一位德高望众的科学家,他是那样严谨,又是那样谦逊和蔼,他的言谈中没有“你应该”或“你不应该”之类的话,听来让人如坐春风。”
  4.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风轻轻地梳理着窗外还略显单薄的树枝,声音细微,却让我听得清楚那来自远方的呼唤。
  B.长期以来,标榜“客观、公正”的西方媒体在报道中国问题时,由于惯性思维的影响和价值理念的差异,很多时候往往带有成见,甚至是偏见。
  C.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日前提出,现阶段收人分配改革的重点是加大中等收人人群的比重,形成“中部大,两头小”的新分配格局。
  D.业内人士建议,对于如何制止不良短信泛滥、防止其危害青少年,国家应该给予手机短信以正确的定位,其监管不能处于“真空”状态。
  5.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他说:“对不起,打扰你们了。”“没关系,”我解释说:“一会儿商店就要营业了,我们进去坐坐吧。”
  B.他老人家在竹椅上坐下后,便问我们生活怎么样?粮食够不够吃?
  C.“豆蔻年华”是指女孩子十三、四岁,不能用于十五、六岁的小伙子。
  D.桥砖是深褐色的,表明它的历史的长久;但都完美无缺,令人太息于古代工程的坚美。
  二、现代文(一般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类文章)
  阅读阅读下列文字,完成 6一9 题(12分,每小题3分)
  中国传统道德精神
  人们常把中国传统文化称为道德核心文化,足见重道、尚德的程度。孔子设六艺课程以教弟子,六艺只是被视为途径,道、德、仁才是其目的。中国重德的传统沿延下来,直到近代史之最后记载,也还是把道德看作富国强民的本中之本的“大纲”、“大要”,即使是深受“西艺”影响,崇尚利力的洋务、维新改革派也依然坚持以教化、德育为核心。从重德的特色来分析,第一个特色所表明的重大德并以国家社稷利益为大德,这主要体现在中国传统伦理道德规范体系中,这个体系以致知、修德、为政建构起来,它既是道德教化与修养的历程,也表明一种道德层次区分。第二个特色所表明的淡漠功利,以道德与物欲相对立的特征,这在孔子语录中可谓俯拾皆是。孔子后儒们也基本上传承着这种超功利的道德观念。这样的道德精神,究其根源,主要有如下几点:一是在天人关系中重人、重人与自然的和谐;二是在人际关系中重社会群体价值,把个人主体的价值依托于社会价值。中国文化具有典型的人本特征,这种人本是与自然相比较体现出来的,它不把宇宙、自然与人对立起来,而是以人知天,天人合一,天人合德。进一步分析,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