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4370字。
  广州市第八十九中学作文训练指导
  广州市第八十九中学高二语文备课组   
  一、作文题目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一个小和尚跟随一个老和尚下山化缘。老和尚背一个姑娘过了河。小和尚一直不敢问,直到走了20里地,觉得太憋闷了,终于就问了,说师父啊,我们是出家人,你怎么能背那个姑娘过河呢。师父就神态安宁地告诉他:你看我把她背过河就放下了,你在心里背了她20里地还没放下。
  所有外在的仪式都比不上一个内心的安宁,你越淡定越从容,越舍弃那样一些看似激烈的、宏阔的、张扬的、外在的形式,而尊重安静的、内心的声音,也许你就会有更多的收获。
  一个人的视力是有两种功能的,一个是向外去无限宽广地拓展世界,另外是向内无限深刻的去发现内心。孔子能够教给我们快乐的秘诀就是去找到你内心的安宁。
  全面理解材料,也可以从一个侧面,一个角度进行立意。题目自拟,文体自选,写作内容必须在材料涉及的范围之内,不得抄袭。
  (这是我校高二期中考试的作文题目,选自2007年《语文月刊》第11-12期)
  二、审题思路
  这是一则多材料命意作文,此类题目必须全面理解材料,仔细揣摩每则材料的内容,找出关键句或关键词,分析各材料之间的内在联系,方能准确把握命题者的真正的意图,写出切合题意的文章来。
  三则材料由一个寓意故事和两段评议文字组成:第一则材料是一个寓意明晰而深刻的小故事,故事中的的关键词是“放下”。师傅在“放下”背上的姑娘时,心中也已“放下”了,所以神态安宁,小和尚却在心里背了20里地还没“放下”。小和尚没“放下”的是姑娘,而现实生活中的人们总不能“放下”的是什么呢?应该是“杂念”(名利钱财,恩怨情仇,一切成为心灵包袱的东西),所以第一则材料归纳出的关键信息是:放下杂念,保持内心安宁。第二则材料可归纳为内心的安宁带给你更多收获;第三则材料可归纳为快乐缘于内心的安宁。三则材料层层深入,内在的联系为条件关系:只有放下杂念才能获得内心的安宁,只有内心的安宁带来更多的收获,只有寻找内心的安宁才会真正的快乐。于是整合三则材料提取的信息,确定该题的最佳立意应是:快乐(幸福,成功,收获等)缘于放下杂念(功名利禄、恩怨情仇,一切成为心灵包袱的东西),让内心安宁。
  三、写作提示
  写好本题,要注意三点:一是要情感真挚。真实的写出自身对“内心安宁”的感悟。二是要注意行文的章法。写内心的安宁,明易实难,最忌兴之所至,随意散乱。无论写议论文还是议论性散文均讲究思路明晰,表达流畅。三是要有现实的针对性,应该将写作的视角投注到当代社会人们的心理中去,由人们的浮躁心理入手,结合典型的生活实例,写出独到的见解。
  四、评分标准同高考(略)
  【优秀例文】
  守护心中那一片安宁
  高二(1)班杨泽蕙
  内心,应当是世界上最安宁的地方。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