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30道题,约8780个字。
黄梅县实验中学2008年九年级语文月考试题
命题人:舒利平
一、 诗词名句填写(4分)
1、日暮乡关何处是?。(《黄鹤楼》崔颢)
2、,听取蛙声一片。(《西江月》辛弃疾)
3、《观书有感》这首诗用来比喻不断学习新知识,才能达到新境界的两句诗是:
,。
4、马是画家的爱物,亦常走入文人的笔端,在许多古诗、词、曲中都留下了马的足迹,请从中选出你所熟知的含“马”的连续两句。
,。
二、综合性学习。(8分)
5、亲爱的同学们,世界的奇妙,自然的神秘总是牵引着人类好奇的目光,探索的脚步,许多探险家挑战着人类体能和智能的极限,为我们揭开自然神秘的面纱,下面就让我们走进“漫话探险”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中,踏上我们的探索之旅。
①你写出中外各一个有关探险家的故事,并谈谈你从这些故事中受到了怎样的启迪。(3分)
②请说出“探险”与“冒险”的区别。(2分)
探险是指:,冒险是指:
③同学们在这次活动中,对探险有两种不同的看法,有人说,应该鼓励更多人去探险,这样才能更好地开发地球资源,为社会进步作出贡献;有人说探险没有多大意义,它消耗了许多人的时间,浪费了许多的钱财,搞不好还有生命的危险,这就更不值得。请你拿出有力的材料来说出你的观点。可用名人名言也可用事实材料作为你的论据。(3分)
三、浅层层阅读理解。(29分)
㈠读陶渊明的《饮酒》,完成后面的题目。(4分)
饮酒(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6、本诗第一二句“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的原因是;最后一句中的“真意”的含义是(2分)
7、“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句话的妙处在哪儿?(2分)
㈡读的《罗布泊,消逝的仙湖》节选部分,完成后面的题目。(3分)
站在罗布泊边缘,会突然感到荒漠是大地裸露的胸膛,大地住这里已脱尽了外衣,露出自己的肌肤筋骨。站在罗布泊边缘,你能看清那一道道肋骨的排列走向,看到沧海桑田的痕迹,你会感到这胸膛里面深藏的痛苦与无奈。
罗布泊还能重现往日的生机吗?我问自己。
8、给文段中前一个加点的字注音,理解后一个加点的词在文中的含义。(2分)
肋,沧海桑田:
9、本文段读起来能给人带来极大的感染力,你知道作者是怎样做到的吗?(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