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28道题,约6500个字。
2008年什邡市马井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试卷
题号 A卷 B卷 作文 总分
一 二 三
得分
第Ⅰ卷(选择题部分 30分)
一、 基础知识及运用。(20分,每小题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A.酝酿(niàng)亵渎(xiè)挑衅(xìn)荣膺(yīn)万恶不赦(shè)
B.荒谬(miù)妖娆(ráo)荫庇(yìn)归省(xǐng)苦心孤诣(yì)
C.炽痛(chì)阴晦(huì 稽首(jī)惬意(qiè)高屋建瓴(líng)
D.归咎(jiù)媲美(pì)汲取(jí) 狡黠(xiá)相形见绌(zhuō)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世外桃园 怒不可遏 大相径庭 惟妙惟肖
B.根深蒂固 满腹经纶 栩栩如生 重蹈复辙
C.迫不及待 不计其数 谈笑风生 再接再厉
D.猝不及防 戒骄戒燥 按部就班 锲而不舍
3.对下列加点的词语在句中的含义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今天,我们国家每一个人的工作岗位都是一条通向成才的阳光大道。(阳光大道:这里指宽阔的交通大道)
B.如果把他们的性格的棱角磨平了,这个队也就没有希望了。(棱角:这里比喻鲜明的个性)
C.在夏日的暴烈的阳光下,美人蕉慵倦无力。(慵倦无力:这里指美人蕉在烈日暴晒下凋萎的样子)
D.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些什么呢?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徘徊:这里比喻犹豫、彷徨)
4.下面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由于自然因素的影响,水稻的亩产量由去年的1500公斤下降为今年的500公斤,产量降低了两倍。
B.下课后,朱老师叫李晓去办公室,当时手上拿着一本书。
C.每当我们在夕阳的辉映下走出校园时,心里都充满了幸福感。
D.同学们对学校的教育课程改革交换了广泛的意见。
5.选出填在横线上最恰当的一项( )
也许,在绚丽的天空面前,你会觉得自己很__________,你会__________;也许,在浩瀚的大海面前,你会觉得自己很__________,你会__________;也许,在宽阔的原野面前,你会觉得自己很__________,你会__________。然而,你却不知道,你可以有白云的飘逸,有浪花的轻快,有小草的翠绿。
A.渺小 自卑 狭隘 不安 平庸 懊恼
B.平庸 懊恼 渺小 自卑 狭隘 不安
C.平庸 懊恼 狭隘 不安 渺小 自卑
D.渺小 自卑 平庸 懊恼 狭隘 不安
6.下边关于作品、作者和年代(国别)搭配不当的是( )
A.《咏雪》——刘义庆——南朝•宋 B.《望江南》——温庭筠——唐
C.《蒲柳人家》——刘绍棠——现代 D.《再塑生命》——海伦•凯勒——美国
7.将下列句子按一定的顺序排列组成语段,正确的一项是( )
①如果说自然的智慧是大海,那么,人类的智慧就只是大海中的一个小水滴。
②可是,人们竟然不自量力地宣称要用这滴水来代替大海。
③人们常常把人与自然对立起来,宣称要征服自然。
④只是大自然机体上普通的一部分,正像一株小草只是她的普通一部分一样。
⑤虽然这个水滴也能映照大海,但毕竟不是大海。
⑥殊不知在大自然面前,人类永远只是一个天真幼稚的孩童。
A.③⑥④②⑤① B.①②③⑥④⑤
C.①⑤②③④⑥ D.③⑥④①⑤②
8.对下面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饮酒》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A.诗的前四道出了作者的体验:要拥有心灵的安宁,就应该脱离喧嚣的环境,投向到大自然中去,尽情体会生活的乐趣。
B.“山气日夕佳”中的“佳”字,写出了作者对山气缭绕、夕阳西下这景象的赞美,表现了诗人归隐田园的惬意情怀。
C.“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的意思是:这种生活让人体会到人生的真正意义,但无法用语言表述,只能用心灵去感受。
D.本诗描写了恬静、闲适的生活,表现了诗人与大自然相融相亲的境界。
9.对下面文字意思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小芳考试成绩很差,便兀自大哭。妈妈劝导:“乖孩子,别哭了,今后努力,还有很多机会。”爸爸说:“让她哭吧,不哭的眼睛什么也看不见。”
A.爸爸的意思是考差了,就应该以泪洗面。
B.爸爸的意思是哭过之后,眼睛定然明亮。
C.妈妈称考差了的小芳为乖孩子,有溺爱孩子的倾向。
D.短文告诉我们,失败是令人痛苦的,但更重要的是要擦干眼泪,认清今后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