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7370字。
诗乐结合的奇葩——宋词
上海市吴淞中学林叶
[教学目标]
1、了解词是一种与诗平行的诗歌体裁。诗和词虽然都属于韵文的范围,但诗只供吟咏,词则入乐而歌唱。
2、了解词因入乐的要求而形成的几个明显的形式特点。
3、了解宋词在艺术风格上有婉约与豪放之别。
[教学时数] 4课时
[教学步骤]
一、词的来历:(教材P130)
1、诗和词都属于韵文范围,但诗只供吟咏,词则入乐而歌唱。
补充:词起源于民间,敦煌曲子词是现存最早的唐代民间词,大多创作于唐玄宗时代至五代时期。如:张志和《渔歌子》、韦应物《调笑令》、白居易《忆江南》《长相思》、李白《忆秦娥》《菩萨蛮》;晚唐花间词派温庭筠;南唐冯延巳、李璟、李煜等。
2、词的名称:原名曲子词,简称词,别名诗余、长短句等。
3、词与诗形式上的不同。
二、宋代词坛盛况:(教材P131)
1、词在宋代达到了鼎盛时期。
2、词的体调:小令(<56字)、中调(56~91字)、长调(>91字慢词)。
3、豪放派、婉约派词作的风格差异。
3、词与诗形式上的不同:
A、每首词有一个词牌,规定其词调(押韵、平仄);
B、押韵的位置各个词调不完全相同,每个词调都有一定的格式;
C、一首词大多分为数片(每片为一段,一片就是一遍,意思是音乐奏了一遍),以两片居多;
D、句式参差不齐,短的有一字句,长的有十字以上。
三、宋代词人简介:
1、晏殊和其他词人:
北宋初期,词坛较为沉寂,但也有一些作品。如:林逋《长相思》(北宋初年著名隐士,人称“梅妻鹤子”,咏梅诗“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范仲淹(“不以词名,但有佳篇”)《苏幕遮》、《渔家傲》等。
A、晏殊:地位显要,一生过着宴饮歌舞的生活,他的词作不外吟风弄月、伤离惜别,表现官僚文人因精神空虚带来的落寞惆怅,但以疏淡典雅的语言写出的作品较含深意且富有美感。词作特点:和婉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