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1题,约10160字。东台市富安中学2008届高考最后一卷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6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I卷(选择题,共30分)
  一、(9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
  A.奇葩(pā)      模(mú)具     心广体胖(pán)    博闻强识(zhì)
  B.窠(kē)臼         角(jué)色        呱(guā)呱坠地      戛(jiá)然而止
  C.泥淖(nào)     埋(mán)怨    长吁(xū)短叹       嗲(diē)声嗲气
  D.粗犷(guǎng)     铜臭(chòu)      叱咤(zhà)风云       恪(kè)守职责
  2、下列各项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日本把中国的和平发展视作“心腹之患”,这也是日本国内“中国威胁论”甚嚣尘上的原因。
  B.“改革”就是改变经济的体制,“开放”就是和世界接轨。这两个方面,可以说都可圈可点,都取得了令人喝采的成果。
  C.三个人用美声、民族、原声态三种唱法共同演绎一曲观众耳濡目染的老歌——《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会是什么效果?震撼!
  D.央视在少投入多产出上做得简直登峰造极。不但保证了节目质量,明星阵容,而且带给演员“一夜出名”的真实回报。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在现代社会,人与人的交往更加密切,口语交际能力有助于人们加强了合作,增进了理解,对于个人事业成功也有着重要影响。
  B.当国民经济出现“过热”或出现“低迷”时,我们首先应当从收入分配格局上找原因,而不应当直接干预生产者的行为。
  C.伊朗外交部长表示,国际原子能机构理事会如果在2月2日召开的紧急会议上将伊朗核问题提交联合国安理会,那么伊朗将于同月4日停止允许核查人员对其核设施进行突击检查。
  D.《沙场点兵》中,猛虎旅旅长康凯、野狼团团长庞承功,年轻有为,学识渊博,富有献身国防,敢于除陈革弊。
  二、(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7题。
  尽管土地单位产出率明显增长和垦殖面积大规模扩张,但有人认为人口的增长会削弱甚至会完全抵消这些经济成果。从1l世纪中期到14世纪初期这段时间,法国的人口从大约700万骤增至2000万;在同期,英格兰的人口从大约200万增至约350万。从宏观上看,西欧中世纪人口一直在缓慢发展。虽然14世纪的黑死病使前一时期过快膨胀的人口锐减,但人口不断增长的大趋势没有改变,到15世纪末叶西欧人口已超过黑死病前的水平。值得注意的是,人口在发展,但有助于生产增加的因素也在发展。后者不仅包括土地的开垦和有效使用,还包括社会分工规模的不断扩大和深化,如新兴城镇的出现和乡村市场的发展,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和迁徒,货币地租和商品经济的流行等。更为重要的是,到16世纪末叶,荷兰和英国第一次出现了现代意义上的经济增长。这是人均产量的增长,诺斯等称之为“真正的增长”。英、荷虽然人口持续增长,实际生活水平仍分别提高了35%和50%。这是史无前例的。无论在欧洲历史还是在人类历史上,两个国家第一次能够持续向不断增长的人口提供不断攀升的生活水准。
  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势必推动商品率和储蓄率的增长。实际上到中世纪晚期,不论在英伦三岛,还是在西欧大陆;不论在普通个体农民的份地上,还是在有一定生产规模的地产上,农业劳动生产率、商品率和储蓄率都有了实质性增长。如《泰晤士世界历史地图集》的编者在概述1500年以后一个时期农民的一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