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小题,约6350字。
2008年浙江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温州市卷)
语文
一、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28分)
1.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
在任何一种博大的辉煌背后,都yǎn (1) 藏着许许多多鲜为人知的苦痛和艰辛。也许正因为这苦痛和艰辛,那辉煌才更令人敬yǎng (2) 、向往和尊素。就像我们的生命,是必得要经历漫长的跋shè (3) 和坎坷,才能到达那风光迷人的峰diān (4) 。而那峰顶,也只有经过期待和失望的磨砺,才会更加美丽迷人。
2.根据下面语境,为空格处选择合适的词语。将其序号填在横线上。(4分)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似乎应于某种召唤.万物此刻赶集似的奔赴一场生命的盛宴。燕子与人之间就有这样一个约定,秋去春回,人们开始念叨它们时,耳边分明响起那 (1) 的声音,抬头一看,它们回来了,并向人们致以 (2) 的问候,人们便有充分的信心进行农事活动。此时.乌黑光滑的燕子多像天空的眼睛啊,它们的飞翔 (3) ,利落地剪裁着春风。它们的飞翔又不失 (4) ,使得天空也有了神采。
A.简洁明快 B.宽心 C.熟悉 D.妩媚动人
3.古诗文名句默写。(8分)
(1)苔痕上阶绿, ▲ 。 (刘禹锡《陋室铭》)
(2)夫战,勇气也。 ▲ ,再而衰.三而竭。(《左传•曹刿论战》)
(3) ▲ ,隔江犹唱后庭花。 (杜牧《泊秦淮》)
(4)采菊东篱下, ▲ 。 (陶渊明《饮酒》)
(5)田家少闲月, ▲ 。(白居易《观刈麦》)
(6) ▲ ,赢得生前身后名。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7)五月,汶川遭遇八级地震,家园顷刻被毁,生命遭受劫难。危难面前,英雄的中国人民众志成城,抗震救灾。灾区人民在绝望中重见希望之光,这正如陆游在《游山西村》中所说“ ▲ , ▲ 。”
4.在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内容,使语意连贯,句式整齐。(5分)
少年的生活丰富多彩,少年的情感真实美丽.少年的成长经历刻骨铭心。英子在“爸爸的花儿落了”之后走向成熟,恩利科在“爱的教育”中拥有了一颗博爱之心。 (1) 在莎莉文老师爱的沐浴下“再塑生命”,杜小康在“ (2) ”中学会了坚强,胡适在“我的母亲”的教导下学会了 (3) ,鲁迅 (4) 。
5.语文综合性学习。(7分)
春节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传统节日。每当此时,瓯越大地到处张灯结彩,竹报平安.迎春接福。让我们走进春节,看一看家乡“过年”的习俗吧!
【过新春】正月初一早餐,温州人喜欢吃年糕,寓含“年年高”之意,也有喜欢吃汤圆的,寓含“ (1) ”之意;有些地方,人们还喜欢吃粽子,据说吃粽子有两种含义:一是因为“粽”和“中”音近,取“功名得中”之意,二是因为。“粽”和“宗”音近,取“ (2) ”之意。(2分)
【写春联】鼠年的春联,请从“嚣、响、喧”中选择一个字填入这副春联的空缺处,使之对仗工整。 (2分)
子夜鼠欢爆竹乐
门庭燕舞笑声 ▲
【话春节】随着时代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温州人过年的习俗悄悄发生了变化,有的人选择发短信表示新年的祝福,也有的选择外出旅游欢度春节……但是,打“开门炮”辞旧迎新,带上礼品走亲访友,舞龙灯、闹元宵等传统习俗一直保留不变。你知道温州人为什么要保留这些传统习俗吗?谈谈你的看法。(3分)
我的看法: ▲ 。
二、现代文阅读(30分)
(一)(12分)
古典之殇① 王开岭
(1)“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照古时人。”然而,多少古人有过的,今天的生存视野中却杳无了。
(2)众所周知,古典诗词中到处弥漫着飞卷如席、如诉如泣的盛大雪况:“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燕山雪花大如席,纷纷吹落轩辕台”……像我等而立之辈.虽未历沧海桑田的大变迁,但儿时作文里的“雪”气还是蛮足的,好歹也目睹过那让人隐隐动容的“千树万树梨花开”吧。可现在的孩子们呢?当他们捧着课本吟诵那莫须有的“雪花大如席”时.他们的情感体验是苍白的。而未来的孩子,该不会把头探进冰箱里去体验雪滋味吧?
(3)没有雪的冬天,还配得上叫“冬”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