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查看预览图
共37张,图文并茂,另有素材及教案。
  《我爱这土地》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现代诗歌的特点,正确划分诗的节奏,饱含深情地朗诵诗歌。
  2、了解有关艾青的文学常识和本诗的写作背景。
  3、学习有关象征的表现手法。
  4、深刻领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关键诗句的理解。
  2、作者的思想感情。
  3、本诗的主旨。
  教学难点:
  1、象征的表现手法。
  2、诗歌描写对象的象征意义。
  教学方法:
  1、朗读教学法。
  2、讨论法。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步骤:
  第 一 课 时
  一、导入新课:
  土地,万物生灵的根基。曾有人掠夺它而百般蹂躏,曾有人捍卫它而披肝沥胆。在它的脊梁上演绎着多少可歌可泣的故事,在它的肌肤上烙印着多少眷恋情结。谁不钟爱自己的土地,谁不爱恋大地母亲,让我们深情吟唱艾青诗人的《我爱这土地》,随着诗中所迸发的爱国情感的火花而燃烧。(板书:我爱这土地)
  二、朗读指导:
  自由体的新诗,不同于旧体诗,字数、停顿、押韵没有严格的限制。随感情的表达句子可长可短,字数可多可少,自由灵活,不拘一格。因此,我们在读现代诗歌的时候,一定要把握好诗歌的节奏、停顿,轻重缓慢,抑扬顿挫,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培养自己的语感,理解诗歌所描写的对象、运用的表现手法,更准确地领悟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以读会意,以会意促读。词语的重读与否,主要是由诗歌的情感 所决定的。一般来说,能鲜明的表达出诗人情感的词语,包括中心语、修饰语,都应该重读。
  第一步:听录音范读;
  第二步:看视频听朗读;
  第三步:用符号划分诗歌的停顿和重读的字词;
  第四步:学生自由朗读;
  第五步:推荐2—3名读的好的同学在班上朗读;
  第五步:男生、女生分别齐读;
  第六步:全班同学集体朗读;
  第七步:背诵全诗;
  第八步:听歌。
  三、背景介绍:
  本诗写于抗战初期的1938年,日本侵略军连续攻占了华北、华东、华南的广大地区,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