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查看预览图
课件共11张,教案约980字。
  《夏感》教案
  一、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作者思路。  
  2能够赏析文中精彩的句子 
  (二)过程与方法 
  1在反复的诵读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体会文章生动准确的语言特点,感受其语言魅力 
  3.注意对比手法在文中的运用,体会它的作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出作者对夏季的喜爱之情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 
  1体会文章生动准确的语言特点,感受其语言魅力     
  2.注意对比手法在文中的运用,体会它的作用。 
  三、教学过程 
  (一) 导入 
  1、 师:一年四季中,你最喜欢哪一个季节?(各抒己见) 
  教师提示:不同季节有不同的内涵,春有春的风情,夏有夏的韵律,秋有秋的色彩,冬有冬的个性。每一个季节都有其独有的美。今天这堂课,我们将一起学习当代作家梁衡的散文《夏感》,共同来感受这夏日的特有旋律。 
  2 、读题目,说说这“感”是什么意思?
  (二) 初读感知  
  放声自由地朗读课文,读完用文中的一句话说说梁衡对夏天的感受。
  明确:文章总起句:充满整个夏天的是一种紧张、热烈、急促的旋律。
  (三)再读课文
  说说作者通过哪几个方面来写自己对夏的感受?(可用文中句子或自己概括)
  (1)夏的气势——磅礴    (2)夏的色彩——金黄    (3)夏的旋律 ——紧张
  (四) 品读感悟
  作者怎样具体写出自己对夏的感受?  (抓住关键性词语或句子进行品味)
  品读三个方面,抓住关键语句,进行品味,感受语言的魅力,体会作者的感情。
  师:“夏感”之“ 感”字还可作何解释?    (感悟)
  师:作者感悟到了什么?
  引导学生由夏的金黄色悟出“夏是一个承前启后,生命交替的旺季”。 
  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赞夏 ,更赞夏之人。
  (五)拓展延伸  (比较阅读)
  正如作者所说,“历代文人不知写了多少春花秋月,却极少有夏的影子”,“有闲情逸致的人”不喜欢夏天“紧张的旋律”,阅读下面这首诗,说说与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什么不同?
  山亭夏日
  (唐)高骈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这首唐诗描绘了一幅情调清和的夏日图画,表现诗人悠闲自在的闲适情趣、而课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