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8110字。
      魏晋南北朝文学
  第一章 建安风骨
  1 、建安诗坛的时间断限。
  建安诗坛,上起汉献帝建安元年(196 )下迄魏明帝太和六年(233 ),即汉末魏初时期文学。
  (这一时期是中国文学史上五言诗兴盛、七言诗奠基的阶段。在中国诗歌史上第一次掀起了文人诗歌的
  创作高潮,并形成了被称为“建安风骨”的时代风格。)
  2 、建安风骨形成的原因。
  建安时代,汉末的动乱现实一方面给建功立业提供了可能,激发起士人们积极进取的强烈愿望,
  一方面又是人命危浅朝不虑夕,给士人带来岁月不居人生无常的深沉叹息。因此形成慷慨任气,以悲凉
  为美的风尚。这一时期的代表诗人是曹氏父子(曹操、曹丕、曹植)、建安七子(孔融、陈琳、王粲、
  徐幹、阮瑀、应瑒、刘桢)和女诗人蔡琰。
  第一节曹操与曹丕
  1 、曹操生平及思想、性格。
  曹操,字孟德,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
  曹操是一个注重实际的人,知道乱世用儒学不能及时奏效,所以用刑名法术之学。精通音乐、
  书法、围棋,为人简易。动乱板荡的时局,戎马倥偬的经历,统一天下的雄心,交织在他的诗歌中,形
  成了他古直悲凉、慷慨沉雄的艺术风格。
  2 、曹操诗歌创作成就。
  ①开创了文人" 拟乐府" 诗歌创作的全盛局面。
  ②曹操的诗有一种悲凉沉雄的独特艺术风格。
  3 、曹丕生平及感情特点。
  曹丕,字子桓,三十一岁立为魏太子,三十四岁代汉自立。曹丕博学多识,感情敏锐而细腻,
  对人生苦短有特别强烈的凄怆感受,诗作中更倾向于对个体感情的体会与抒发。
  4 、曹丕对七言计的贡献。
  曹丕对七言诗的发展有重大的贡献。他的《燕歌行》二首,不仅为乐府产生一新体制,且为中
  国诗学开一新纪元。至曹丕始形成纯粹的七言诗。但还是逐句押韵形式,韵脚尚嫌单调繁促。
  5 、曹丕诗歌的特点。
  曹丕诗歌语言绮丽工练,抒情深婉细腻,形成一种便娟婉约的纤丽清新风格。尤善写游子思妇
  的思乡怀远之情。曹丕的一些述怀之作,则写得清峻悲凉。曹丕还有一些抒发志向记叙军旅的作品。
  6 、曹植生平及性格。
  曹植,字子建,曹丕弟。他从小被曹操所喜爱,曾想立为太子,后未果,因此受到曹丕的嫉恨。
  史称曹植聪颖过人,个性却是为人过于直率。超凡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