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5180字。  高考语言表达专题指导之“写作串联词”教学设计
  连江尚德中学陈燕秋
  一、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目标。
  (1)明确“简明、连贯、得体”的考纲要求。
  (2)了解串联词的特点、类型
  (3)掌握串联词的写作技巧。
  2、过程和方法目标。
  通过学生对高考真题的评析,归纳写作串联词的技巧,再通过仿真题训练加以巩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品味春节晚会和民生新闻的串联词,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引导学生走入社会观察生活。
  二、重点难点
  掌握串联词的写作技巧
  三、教学策略与手段
  通过分析高考试题,总结方法,强化训练,加以巩固。
  四、课前准备
  1.学生的学习准备:笔记本(用于记方法)和作业本(用于写答案,上交)
  2.教师的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初步感知串联词。
  2、了解串联词的特点、类型。
  3、掌握晚会串联词的写作技巧。
  一、预习布置
  1、掌握“扩写语句”的基本方法
  2、明确“简明、连贯、得体”的考纲要求。
  二、课堂导入
  1、导语:现代生活丰富多彩,各种文娱晚会、联欢会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的串台词伴随着时代的脉搏也将应运而生。写作串台词是我们中学生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也是素质教育的起码要求。近三年的语言运用题中,实用性很强的“广告词、串台词”纷纷闪亮登场,成为高考试卷的一大看点。这类试题充分体现了简明、连贯、得体考点的要求。据此可以预测,今年高考仍可能会出现这一新题型。
  和晚会节目的串台词一样,新闻类节目也正在悄悄“变脸”,更加注重知识性、趣味性、人文性,这主要通过不同新闻之间的衔接词体现出来。所以我们有必要了解和掌握这一题型。
  2、出示学习目标和重难点,明确考点
  三、初步感知串联词
  1、请为2007年春节联欢晚会的两个节目写一段串联词,将两个节目巧妙串联起来。要求衔接自然,简明得体。
  舞蹈《我的梦》(民族传统乐器箜竹伴奏)
  串联词:
  小品《送礼》(郭达、蔡明主演)
  [这一环节只需留一两分钟让学生思考,由于第一次接触这个题型,大部分学生想不出很好的串联词,甚至无从着手。设计这道题只是让学生感知它的难度,激发学生挑战难度的勇气;还可以和掌握技巧之后的答题效果作一个对比]
  2、创设情景:播放07春晚《我的梦》和《送礼》之间的串联词一段,营造学习氛围。
  [欣赏了主持人的串联词,大多学生有恍然大悟的表情]
  3、趁热打铁,让学生评价主持人的串词,引出串联词的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