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3240字。
  《再别康桥》教学设计
  山东无棣县第一中学(251900)张寿哲
  电子信箱:wdyzzsz@163.com     联系电话:13061066310
  [教学目的]
  1、品味诗歌的艺术美。
  2、掌握新诗的鉴赏方法。
  [教学重点]
  鉴赏新诗的方法。
  [导语]
  1931年11月19日,一位诗人乘飞机从南京飞往北平,途中飞机失事,不幸罹难,时年仅35岁。其噩耗传来,震惊了海内外,胡适连呼:“天才横死,损失的是中国文学!”这位诗人是谁?(这位诗人就是徐志摩)其诗歌代表作《再别康桥》“声调流利好听,形式轻盈柔美”,备受读者青睐。我们一同欣赏这篇名作。
  [诗人简介]
  徐志摩(1896~1931),现代诗人、散文家。浙江海宁人。笔名云中鹤、南湖。曾留学美国、英国,回国后历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教授,与胡适等人成立了新月社,为新月诗派代表人物。其诗作语言清新,韵律和谐,比喻新奇,想象丰富,意境优美,神思飘逸,富于变化,并追求艺术形式的整饬、华美,具有鲜明的艺术个性。诗集有《志摩的诗》《猛虎集》等,散文集有《落叶》《自剖》《巴黎的鳞爪》等。
  [写作背景]
  1928年,诗人故地重游。11月6日,在归途的南中国海上,写了《再别康桥》这首传世之作。这首诗最初刊登在1928年12月10日《新月》月刊第1卷第10号上,后收入《猛虎集》。
  [教学过程]
  一、 诵读。
  1、学生自读课文,交流心得。
  2、指导学生朗读,注意断句,如“轻轻的我走了”,应断句为“轻轻的/我走了”,而不能断句为“轻轻的我/走了”。“轻轻的”并不是做“我”的定语,而是修饰“我走”的动作,做状语。
  3、正音:青荇(xìng)浮藻(zǎo)长篙(gāo)漫溯(sù)满载(zài)斑斓(lán)笙(shēng)箫(xiāo)
  二、整体感知。
  学习小组研讨诗歌,然后由各小组组长就一个方面发言。
  一组:形式方面,每节四句,单行和双行错开一格排列,整齐而不呆板,错落而不杂乱,极富抑扬顿挫之美。
  二组:结构方面,首节和末节,只是部分词语不同,而节奏相同,语意相仿,构成回环呼应的圆形结构形式。
  三组:节奏方面,每行两个或三个或四个音步,不拘一格而又法度严谨,如风行水上,荡起的涟漪,大小有致,与诗人感情的变化相契合,形成一种独特的美。
  四组:音韵方面,第二、四句押韵,每节同韵,逐节换韵,统一与变化相结合,形成一种整饬和流转融合之美。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