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小题,约5600字。
银川二中2007-2008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题
语文[必修4]
命题人:王学霞 2008.7
Ⅰ卷客观试题 (每题3分,共计30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涣散 精神焕发 剪采 神彩飞扬 报 歉 污告陷害
B、覆盖 天翻地复 付款 湛湛青天 凑 和 稍事担搁
C、难捱 针砭时弊 错勘 振聋发聩 宣 泄 一抔黄土
D、折叠 层峦迭嶂 遐想 闻名遐迩 凭 添 共商国事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情谊是人生必不可少的一种情感,老李告别那些曾一起并肩战斗结下深厚友谊的战友,一晃二十多年了;老战友来拜访他十分激动。
B、所谓生命教育,是引导学生理解生活的真正意义,正确认识人的生命价值,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激发学生对终极信仰的追求,滋养学生的关爱情怀。
C、出于对北极地区气候、环境、资源等方面长期考察,中国科学探险协会决定在斯瓦尔巴违德群岛建立中国伊力特•沫林北极科学探险考察站。
D、曹禺善于把众多的人物纳入统一的情节结构之中,制造出一个又一个紧张的场面和强烈的戏剧冲突,使《雷雨》获得空前的成功。
3、下面句子横线上的排列顺序,恰当的一项是( )(3分)
北京对“两会”车队与社会车辆一视同仁,谁遇红灯谁让道,事情虽小意义深远,体现的是交通法规面前无特权。 。
①从而更好地行使人民赋予他们的权力 ②人民代表、政协委员是代表人民行使权力、参政议政的 ③与群众的血肉联系更加紧密 ④这样做只会使他们的平等意识、民主意识更强
A、①②③④ B、③④①② C、④③①② D、②④③①
4、下面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元曲是杂剧和散曲的通称。杂剧的构成一般是一本四折,外加一二个楔子。
B、宫调是表示声音高低的,与曲牌不同。元杂剧中每折戏只准用一个宫调,置于第一支曲子前;同一宫调下可有多支曲子。
C、关汉卿是元杂剧的代表作家,与马致远、王实甫、白朴一起称为“元曲四大家”。
D、杂剧的演出包括唱词、宾白、科介三部分,唱词一般由一个角色唱。
5、 关于元杂剧的分析判断,有错误的一项是( )
A、元杂剧一般是四折,一折相当于现代话剧一幕,是戏剧故事发展的一个大段落,也是音乐组织的单元。
B、元杂剧中的说白包括人物的对白和独白,用以展开剧情和揭示人物性格冲突。白,有散文,也有韵文。科是戏剧动作的总称,包括一般的舞台程式和武打、舞蹈。
C、元代杂剧和散曲合称“元曲”。杂剧规定,每一拆戏,唱词一套曲子,每支曲子用一个宫调
D、元杂剧每本戏只有一个主角,男主角称正末,女主角称正旦;此外还有净、丑、杂等。。
6、下列成语典故和传说中的相关的历史人物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
①望帝啼鹃②苌弘化碧③六月飞霜④亢旱三年
A、①邹衍②苌弘③燕惠王④东海孝妇
B、①邹衍②庄周③燕惠王④窦娥
C、①杜宇②苌弘③邹衍④东海孝妇
D、①杜宇②庄周③邹衍④窦娥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0题
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生十年,父洵游学四方,母程氏授以书,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程氏读东汉《范滂传》,慨然太息,轼请曰:“轼若为滂,母许之否乎?”程氏曰:“汝能为滂,吾顾不能为滂母邪?”
比冠,博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好贾谊、陆贽书。既而读《庄子》,叹曰:“吾昔有见,口未能言,今见是书,得吾心矣。”
治平二年,入判登闻鼓院。英宗自藩邸闻其名,欲以唐故事召入翰林,知制诰。宰相韩琦曰:“轼之才,远大器也,他日自当为天下用。要在朝廷培养之,使天下之士莫不畏慕降伏,皆欲朝廷进用,然后取而用之,则人人无复异辞矣。今骤用之。则天下之士未必以为然,适足以累之也。”及试二论,复入三等,得直史馆。轼闻琦语,曰:“公可谓爱人以德矣。”
会洵卒,赐以金帛,辞之,求赠一官,于是赠光禄丞。徒知徐州。河决曹村,富民争出避水。轼曰:“富民出,民皆动摇,吾谁与守?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驱使复入。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卒长曰:“太守犹不避涂潦,吾侪小人,当效命。”率其徒持畚锸以出,筑东南长堤,首起戏马台,尾属于城。雨日夜不止,城不沈者三版。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复请调来岁夫增筑故城,为木岸,以虞水之再至。朝廷从之。
(节选自《宋史•苏轼列传》)
7、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组是( )
A、 辄能语其要 语:说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