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1题,约10170字。2007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样卷考试
  高二语文卷
  考生须知:1、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所有试题的答案均应写在答题卷相应位置上,答在本卷上无效。
  I卷(42分)
  一、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A.踯躅(zhí)   船舷(xián)   风驰电掣(chè)  颐指气使(yí)
  B.脚踝(huái)   伛偻(yǔ)    龇牙咧嘴(zī)   浑身解数(xiè)
  C.寒噤(jìn)   媲美(bì)    海市蜃楼(shèn)   膘肥体壮(biāo)
  D.憎恶(zēng)   毗邻(pí)   大腹便便(pián)    卷帙浩繁(zhì)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络绎不绝   震耳欲聋   穿流不息   晕眩
  B.老态龙钟   宽宏大量   破釜沉舟   陷阱
  C.郑重其是   光彩奕奕   直冲云霄   分蘖
  D.不寒而栗   文丝不动   乌烟瘴气   剥啄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1)这尊可怕的大炮乱滚乱动,前进,后退,撞到右边,撞到左边,逃避,冲过,使人无法__________,粉碎障碍物,把敌人当做苍蝇似的压死。
  (2)“这种事情,家里应该__________他……”教员对清兵卫的母亲这样说,母亲吓得只是战战兢兢地不敢出声。
  (3)他(朱阿)的家就在前面,门依然关着,_________是牛圈的门,______破旧阶梯连着的房间的门都关着。
  A.捉摸     干涉    无论  还是
  B.琢磨     干涉    不但  而且
  C.琢磨     干预    无论  还是
  D.捉摸     干预    不但  而且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博物馆里保存着大量有艺术价值的石刻作品,上面的各种花鸟虫兽、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美轮美奂。
  B.电视连续剧《亮剑》在黄金时段播出后,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人们对它评头论足,大加赞赏。
  C.第22届尤伯杯羽毛球赛于2008年5月17日在印尼偃旗息鼓,中国女子羽毛球队经过奋力拼搏,不孚众望,再次夺得冠军,铸就了尤杯赛历史上第一个“六连冠”的辉煌。
  D.长篇历史小说《北京法源寺》荣获诺贝尔文学奖提名,向来狂放的作者李敖更是踌躇满志,认为自己最有资格获诺贝尔文学奖。
  5.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海明威和辛格都是美国作家,都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海明威的主要作品有《桥边的老人》以及《老人与海》等。
  B.高尔基和列夫•托尔斯泰都是俄国作家,高尔基写有长篇小说《母亲》等;课文《娜塔莎》选自列夫•托尔斯泰的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
  C.泰戈尔是印度著名诗人、作家、艺术家和社会活动家,主要作品有《吉檀迦利》《新月集》等;长篇小说《暗夜行路》的作者是日本的志贺直哉。
  D.《百年孤独》的作者加西亚•马尔克斯是魔幻现实主义代表作家,《墙上的斑点》的作者弗吉尼亚•伍尔夫是意识流小说的代表人物之一。
  6.下列句子语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随着6月1日塑料袋免费使用的大限临近,湖州个别超市开始提早实施“限塑令”,环保塑料袋发了一批又一批,但是推广情况令人不容乐观。
  B.作为学生会主管体育的委员,他竟未按学生会的决定,把比赛日期告诉对方,以致产生了误会。
  C.有媒体报道,为配合大飞机项目上马,国防科工委的行政职能将有所变化,其内部可能会有若干重要部门调整,以适应“大飞机”集团的建立。
  D.当新世纪人类的第三次产业技术革命大潮已经来临的时候,如果中国能够抓住机遇,掌握未来科学技术的导向与核心,必定能使世界科技中心回归东方。
  二、12分,每小题4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7—9题。
  为什么会有《集结号》
  战争题材的故事片的出现主要是由于存在着巨大的政治需要。但是,如果仅仅看到这一点,仍然有失偏颇。事实上,对于战争题材的故事片,在中国社会还存在着一种更为普遍与广泛的历史与心理需求。从历史角度看,那就是中国公众需要通过一种最有效、最广泛的娱教渠道对本民族百年奋斗的历史给予文化认同。认同他们的不倦探索和在浴血奋战中取得的成就。从心理角度看,那就是一个经历过百年屈辱和积贫积弱的民族,需要某种精神的抚慰和精神的激发。正是因为有了这些浅表与深层的需求,有了这种政治与社会的联动,有了这种上与下的贯通,战争题材的故事片才会组成一个壮观的“军阵”,形成一幅气势壮阔的画卷。同样,也正是因为有了这样一个“军阵”,这样一个传统和基础,才有了今天的《集结号》。可以说,《集结号》是在这种传统和基础上的一次继承、一次弘扬。
  但是,如果我们仅仅把《集结号》视为一种继承,这不仅是对这部电影的编导和演职员的创造性劳动的漠视,而且也是对继承二字内涵的误读和曲解。实际上,《集结号》无论是在剧本内容、演员表演、摄影、音乐、录音等许多方面都做了大胆的尝试并且取得了令人耳目一新的效果。应该说,《集结号》并不是一种简单的英雄主义的回归,它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面对价值多元化的今天的一种积极回应。《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