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1380字。
  新人教版七至九年级语文课内古诗词赏析题大全
  一、《观沧海》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澹澹”是形容             的样子,“竦峙”是写               的形象。“丛生”、“丰茂”给人以                的感受。
  2、“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的意思是(    )
  A 日月星辰好像在沧海中运行。  
  B 日月星辰好像从沧海中升起。
  C日月星辰好像从沧海中升起,最后又落入沧海。
  3、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   ”字统领全篇的写景。写景的十句中,前  句是实写,后   句是虚写,其中总写沧海全景的诗句是“          ,          ”;分写部分,先写岛上的         ,次写海面上的         ,最后写天空中         。诗中将“大海”称为“沧海”,是因为           。
  4、这首诗的主旨是                                                 
  二、《次北固山下》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失,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对这首诗语句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题目中的“次”本是“停驻”之意,这里指“停宿”在北固山下的旅馆之内。
  B 首联中的“客路”指的是诗人要去的路,“青山”指的是题目中的北固山。
  C 颔联中“两岸阔”的“阔”是表现潮平之后的景象,随着春潮的起涨,放眼望去,江面似与岸平,舟中人的视野也因此而开阔。
  D 颈联透露出诗人是于岁暮腊残,连夜行舟的。此联表现了江上行舟即将天亮的情景。
  2、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诗歌以对偶句开头,既显工丽,又觉跳脱,先写“客路”后写“行舟”,那种人在江南、神驰故里的漂泊羇旅之情已流露于字里行间。
  B、第二联的“风正一帆悬”写得尤为精彩。诗正是通过这一小景,呈现了平野开阔、大江泛舟、波平浪静等大景。
  C、第三联写得妙绝。当残夜还未消退之时,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当旧年尚未逝去,江上已显露春意。两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无比喜悦之情,令人想像到诗人已被江南的美景所陶醉了。
  D、尾联写诗人正放舟于绿水之上,正向着青山之外的绿水进发,看到北归的大雁正掠过晴空,想托雁儿捎信给在洛阳的家人,诉说自己内心深处的乡愁。
  3、品读全诗,发挥联想和想象,描绘第二联所展现的画面。
  三、《钱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这首诗描写了西湖早春景色,诗中哪些字是紧扣“早”字来写的?
  2、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3、概括这首诗的内容。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