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5440个字。
  2008年中考文言文对比阅读题汇编
  (08•南京)【甲】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度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宋]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乙】
  予初十日到郡,连夜游虎丘①,月色甚美,游人尚稀,风亭月树间,以红粉笙歌②一两队点缀,亦复不恶。然终不若山空人静,独往会心。尝秋夜坐钓月矶③,昏黑无往来,时闻风铎④,及佛灯隐现林梢而已。又今年春中,与无际偕访仲和⑤于此。夜半月出无人,相与坐石台,不复饮酒亦不复谈以静意对之,觉悠悠欲与清景俱往也。生平过虎丘才两度,见虎丘本色耳!
  ([明]李流芳《游虎丘小记》,有删改)
  [注]①虎丘:苏州名胜。②红粉笙歌:指歌女奏乐唱歌。③钩月矶:在虎丘山顶。④风铎:悬于檐下的风铃。⑤无际、仲和,作者的友人。
  7.下列加点词意思不相同的一组是(  ▲)(2分)
  A.月色人户木兰当户织
  B.然终不若山空人静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C.时闻风铎隔簋竹,闻水声
  D.生平过虎丘才两度道不通,度已失期
  8.下列句子中“于”字的用法和“与无际偕访仲和于此”中的“于”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2分)
  A.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B.万钟于我何加焉
  C.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
  D.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
  9.用现代汉语翻译甲文中画横线的句子。(2分)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译文:▲
  10.用斜线(/)为乙文中画曲线的句子标出两处停顿。(2分)
  不复饮酒亦不复谈以静意对之
  11.用自己的话说说苏轼是怎样描写承天寺夜色的。(2分)
  答:▲
  12.承天寺的夜色与虎丘的夜色有哪些共同特点?(2分)
  答:▲
  7.(2分)D
  8.(2分)A
  9。(2分)怀民也还没有睡觉,我们一起在庭院中散步。
  10.(2分)不复饮酒/亦不复谈/以静意对之(每处1分)
  11.(2分)用比喻来描写夜色。积水喻月光,藻荇交横喻月下竹柏影。
  12.(2分)月色美好;幽静。(意思对即可)
  (08•盐城)【甲】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节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乙】
  孙叔敖为楚令尹,一国吏民皆来贺。有一老父衣粗衣冠白冠后来吊(慰问、吊唁)。孙叔敖正衣冠而见之,谓老人曰:“楚王不知臣之不肖(品行不好),使臣受吏民之垢(谦虚的说法,意为担任楚国的宰相),人尽来贺,子独后吊,岂有说乎?”父曰:“有说。身已贵而骄人者民去也,位已高而擅权者君恶之,禄已厚而不知足者患处之(患祸隐伏在那里)。”孙叔敖再拜曰:“敬受命,愿闻余教。”父曰:“位已高而意益下(越把自己看得低),官益大而心益小,禄已厚而慎不敢取。君谨守此三者,足以治楚矣!”
  (选自《贾谊集》)
  11.下列句子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臣/诚知/不如徐公美B.有一老父/衣粗衣/冠白冠/后来吊
  C.一国吏民/皆来贺D.今/齐地方/千里
  12.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4分)
  ①宫妇左右莫不私王②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③孙叔敖为楚令尹④身已贵而骄人者民去也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4分)
  ①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
  ②位已高而擅权者君恶之。
  14.邹忌向齐王、“老父”向孙叔敖进言分别用了什么方法?在与人交往中,你更欣赏哪一种?请说说理由。(5分)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mutualitydown}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