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1题,约10140字。浮山中学2007——2008学年度第二学期教学质量检测
  高二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一   古诗文阅读(50分)
  (一)古诗文默写(10分)
  1.补写下列语句中空缺的古代诗文名句。(10分,每小题2分)
  (1)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牧《阿房宫赋》) 
  (2)苏洵在其《六国论》中首先开门见山,提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这样一个中心论点,然后结束全文时又引伸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样一个结论来警醒北宋当朝的统治者。
  (3)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论语》)
  开琼筵以坐花,________________。(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
  (4)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羲之《兰亭集序》) 
  “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赤壁赋》)
  (5)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_____________________。(《荀子·劝学》)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威振四海。(贾谊《过秦论》)
  (二)诗词曲阅读(8分)
  2.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旅 夜 书 怀  
  (唐)杜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随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1)分析首联中“细草”和“孤舟”两个意象的作用。(2分)
  
  (2)怎样理解“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中复杂的感情?(3分)
  
  (3)《唐诗鉴赏词典》称杜甫的这首诗是古典诗歌中情景相生的一个范例,试就颔联做具体分析。(3分)
                                                                                                
  (三)古代散文阅读(32分)
  阅读下面两篇古代散文,完成3——11题。
  祭十二郎文   
   (唐)韩愈
  年、月、日,季父愈闻汝丧之七日,乃能衔哀致诚,使建中远具时羞之奠,告汝十二郎之灵:
  呜呼!吾少孤,及长,不省所怙,惟兄嫂是依。中年兄殁南方,吾与汝俱幼,从嫂归葬河阳。既又与汝就食江南,零丁孤苦,未尝一日相离也。吾上有三兄,皆不幸早世。承先人后者,在孙惟汝,在子惟吾。两世一身,形单影只。嫂尝抚汝指吾而言曰:“韩氏两世,惟此而已!”汝时尤小,当不复记忆;吾时虽能记忆,亦未知其言之悲也。
  吾年十九,始来京城。其后四年,而归视汝。又四年,吾往河阳省坟墓,遇汝从嫂丧葬。又二年,吾佐董丞相于汴州,汝来省吾,止一岁,请归取其孥。明年,丞相薨,吾去汴州,汝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