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79610字。
北师大版下册教案合集
  长  江
  郭 风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郭 风及其作品。
  2.体会借景抒情的写法。
  3.领悟作者对祖国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4.品味学习本文的语言。
  重点难点:
  重点:学习借景抒情的写法
  难点:通过本文的学习体会作者对祖国对时代的赞美。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具准备:长江的挂图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2.背景介绍:本文写于1961年,此时社会主义新中国刚刚诞生不久,各项事业蓬勃发展,祖国的建设蒸蒸日上,作者满怀对祖国的热爱以饱满的热情写下了这篇文章。这个时期也是新中国面临的一个特殊时期(三年自然灾害),作者希望全国人民能够团结一心战胜困难,看到祖国美好的明天。
  3.作者简介:
  郭风,原名郭嘉桂,回族,祖籍福建莆田,1917年出生。他把自己毕生的精力献给了散文、散文诗和儿童文学的创作事业,迄今已结集出版作品50多部。他早期的作品质朴清新、饶有天趣,贮满诗情画意,是风景画家、风俗画家与抒情诗人才能的神奇统一。其《叶笛集》于1959年初出版后,在全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冰心著文称"又发现了一个诗人的喜悦。"新时期以来,他的作品追求自然、本色、纯朴,具有更广阔的历史感和更深沉的哲理意蕴,体现了大家之风范。他的作品还先后两次荣获全国儿童文学作品奖,两次荣获全国少数民族文学骏马奖,并译成俄文在前苏联地区出版。
  4.学习生字词:(给加点的字注音)
  玫瑰(    )  曙天(    )  吹拂(    )哺育(    )
  舢板(    )  驳船(    )  堆栈(    )
  5.反复朗读课文,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6.自主、合作、探究:
  1)整体感知:本文界通过描写赞美长江,赞美祖国的富饶,歌唱新中国的建设事业的蓬勃发展与欣欣向荣。
  2)互动学习:
  互动1:作者描写长江问什么选取长江的黎明,这里有什么特殊的含义吗?长江的黎明仅仅是一种自然现象吗?
  明确:这里作者用了托物寓意的写作手法。这里的黎明象征的是祖国的新气象,象征的是祖国美好的明天。这里的黎明就不仅仅是一种自然景象了。
  互动2:本文的作者是怀着一种什么样的心情来描写长江的?你能从文中找出表达作者心情的句子或词语吗?
  明确:见课本
  互动3:作者的心情是"黎明一般的舒畅,青春一般的欢愉",这一点作者在文中反复说到,为什么作者又一再强调长江是"古老的",这和"青春"不矛盾吗?
  明确:千百年来长江奔流不息,养育了无数中华儿女,已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所以它是"古老的"。古老的长江在经历的岁月的洗礼后,如今在新时代光辉的照耀下,看到了祖国的蓬勃发展,所以心情才"书场""欢愉",强调长江是"古老的"也是为了说明长江"旧貌换新颜"祖国"旧貌换新颜"。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