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于河大版,约8850个字。
九年级下第五单元测试卷
(时间90分钟总分120分)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26分)
1、用原文填空:(2分)
(1)足蒸暑土气,。
(2)力尽不知热,。
(3),鬓微霜,又何妨!
(4),亲射虎,看孙郎。
2、新闻的最大特点是,主要包,,三部分。(2分)
3、下列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观刈麦》——白居易——唐
B《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唐
C《伟大的悲剧》——茨威格——奥地利
D《与妻书》——林觉民——近代民主革命学者
4.综合性学习(8分)
(1)根据材料回答问题。(4分)
下面表格是某权威机构针对高中择校现象进行研究后的数据。(择校现象指中考成绩没有达到重点中学录取分数线,非正式录取一部分学生。)
表1、重点中学正式录取的学生和择校生高考上线率比较
表2、重点中学择校生和普通中学学生成绩比较
①从表1中你看出什么?
从表2中你看出什么?
②根据数据,请对高中择校做一句话的点评。
(2)某初中班准备就“节日文化”为话题,组织开展一次综合性学习活动,全班同学都积极参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具体工作:(4分)
①组织者给你的任务是写一条富有感染力的鲜活标语,你提笔欣然写道:
②活动有一个调查的环节,你的调查专题是
③活动中因喜欢什么节日文化发生了矛盾,于是展开了一场辩论:
喜欢西洋节日文化。理由:
喜欢民族传统节日文化。理由:
5.语文科陈老师得知李欣然同学最近常在课堂上看《三国演义》后,打算找她谈话,以达到既保护她课外阅读的积极性,又能引导她重视课堂学习的目的。如果你是陈老师,你怎么说才能使李欣然同学乐于接受你的意见呢?
6、根据语境,仿照画线句子,接写两句,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4分)
世间的事情往往是一分为二的。失败虽然是人人不愿得到的结果,但有时却能激发人们坚韧的毅力;,;,。因此,我们看问题需要用辩证的观点。
7、根据下面文字的内容,拟一条“一句话新闻”。(4分)
北京市首次试行的春季高考21日封场,紧接其后,研究生全国统考22日正式开场。所不同的是,后者的竞争比前者激烈得多。22日,全国有60万考生参加2000年的研究生统考。据了解,这是研究生考试报考人数最多的一次。有关人士称,这是一次空前的考场“拼杀”。
8、:试用一句话说明京剧是怎样形成的(连标点在内不超过30个书写格)。(4分)
京剧的前身是安徽的徽剧。清乾隆五十年(1790)起,原在南方演出的三庆、四喜、春台、和春四大徽剧戏班相继进入北京演出,它们吸收了汉调、秦腔、昆曲的部分剧目、曲调和表演方法,使徽剧与这些剧种逐渐融合,演变成一种新的声腔,更为悦耳动听,称为“京调”。清代末期民国初期,上海的戏院全部为京班所掌握,所演的戏称为“京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