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查看预览图
共18张,另有教案。
  第四专题写作实践教学案
  ——谛听天籁,感悟天籁,描写天籁写景状物作文指导
  一、背景说明:         
  新教材专题四“像山那样思考”的三个板块“谛听天籁”、“感悟自然”、“湖山沉思”中的散文,作者感怀并摹写大自然那亘古如斯的美丽,它崇高而又伟大,雄浑而又柔和;作者将身心沉浸其中,在聆听万籁的时候体味人世的纷繁,感慨历史的沧桑。
  本专题的写作指导:写难状之景如在目前;
  学生作文的现状:大多数学生作文空话多,细节描写少;大话多,具体描写少;浅白的多,有自己感怀的少;语言呆板多,生动形象少。
  二、教学设想:克服以往老师讲怎么审题、怎么构思、怎样选材、怎样组织材料的老一套,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让学生参与讨论,当堂写作,公开展示,师生共同评点,在讨论、研究、摹写、展示、评点中激发欲望和兴趣,以提高写景状物的能力。
  三、重点难点:多层次、多角度的观察、描写;课堂生成。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3分钟)
  老师讲述郑板桥“喜竹爱竹,痴竹迷竹,指竹作诗,写竹入画, 
  咏竹言志,画竹传情”的故事:(屏幕展示《竹》)他为了画好竹子,冒着似火的骄阳,全神贯注地看着一片竹子,脸晒得通红,衣服被汗水湿透,但他好像是毫无知觉一样。不知何时乌云盖住了山头,随后狂风大作,郑板桥撩起袍襟,迎着咆哮的狂风,攀登到山顶,继续观察狂风吹乱的竹林。突然一声雷鸣,顷刻大雨如注,竹叶子上晶莹的水珠又吸引了他。他不顾雨急路滑,向竹林跑去,心神完全溶于了竹的海洋。由于郑板桥彻底地了解了竹子,因而才能画出最出众、最富有特点的竹子。他画的竹子,时人誉为“三绝”(诗、书、画)。
  同样,我们写文章,写景状物要达到“逼真”、“活像”,首先要认真观察,捕捉印象,要“睁大眼睛瞧!”
  (二)初步观察和感悟:(屏幕展示《象山风景》)
  这是哪里啊?(打字机方式展示:象山皇城沙滩)
  观看之后,你能说出照片中景物的一个特点吗?美在哪里?(学生自由发言,互相评点;3分钟)
  那么,我们如何把景物写得具体、细致,写得真像那么回事呢?
  (三)进一步观察和感悟:(展示课本《西地平线上》的落日图和描写的文字)特别注意景物描写的方法:(怎么写?)(5分钟)
  抓住特征:视觉------形状//颜色-------比喻(春联红纸、勒勒车)
  感觉------柔和、美丽、安谧、不真实
  细节------
  想像------
  (四)聆听《林中小溪》(多媒体播放),进行写作练笔:先请同学们聆听《林中小溪》,听后写一段描写这里风光的语段;(播放,4分钟)
  请同学们拿出纸笔,开始写,10分钟后来展示:
  展示和师生共同评点,选出最佳作品:(15分钟)(展示老师写的一段)
  (五)总结::(代结语)播放《去寻找心情家园》,欣赏自然风光;(2分钟)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